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清朝著名清官施世纶简介( 二 )


因为民意挽留,施世纶长期在江苏和安徽做地方官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施世纶被调任为安徽布政使司 。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施世纶被调任为太仆寺卿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因为在湖南任内营兵劫掠当铺时失察,被罢职 。三月,又被授为顺天府府尹,他上书朝廷请求禁止司坊擅自处理诉讼、奸诈之徒包揽捐纳之事、牙行霸占货物、流娼歌舞饮宴等,康熙帝令各部商议并定为成例 。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施世纶被授为左副都御史,兼管府尹的事务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被迁移为户部侍郎,总理钱粮 。很快又被调往总督仓场 。
总管漕运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施世纶又被授为云南巡抚,还没来得及上任,就被任命为漕运总督 。
施世纶上任漕运总督后,详细考察了漕运的积弊,革除了羡金,并且弹劾贪墨的官员,废除了劳役中的不合理成分,治理漕运非常严格 。全年去监督漕船的运输情况,保证漕运,不敢有稍微的怠慢 。当时清朝正在西北边陲用兵,施世纶利用漕运运输物资,经过河南到达陕西 。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因为陕西爆发了旱灾,出现了饥荒 。康熙帝命施世纶到达陕西帮助总督鄂海筹集军饷,并令他在去陕西的途中沿路勘察河南府至西安的黄河漕运的路径,并考察陕西现存谷石的数目上奏 。施世纶就沿着黄河西上,上书说:“河南府孟津县至陕西太阳渡,大小数十滩,纤道高低不等,有的黄河以南比较高,有的黄河以北比较高 。从渑池以下,船下水之后可以载粮三百多石;从渑池往上游,河流比较高,仅可承载数十石 。自砥柱至神门没有纤道,惟路旁石往往有方眼,又有石鼻,从前挽运,它的痕迹仍然可以看到 。自陕州到西安府,河水比较平稳,都有运输的路径 。所以描绘了河道图上呈康熙帝 。”又上奏说:“从河南府到陕州三门,如今没有船可以运输 。太阳渡以下可以改为改车运,太阳渡到西安府党家码头行船比较便利 。党家码头入仓之后可再次改为车运,可以运输粮食二十万石、白银十万三千两 。但运送二十万石谷子,仅仅能运送十万石米 。请皇上令河南拿二石谷换一石米,那么运输的成本可以节省一半 。如果担心米难以存储,就请照例送出陈的放入新的 。”
奏章送入之后,康熙帝挂念陕西的灾害,拿出帑金五十万两,并下令开仓放粮;又因为地方上大半的官吏在军前,下令选拔部院的官员到达陕西,命施世纶负责这些事 。施世纶下令分十二路去考察贫民,按照每家的人口分给粮食,远近都得到了救助 。
晚年逝世
康熙六十年(1721年)春天,有降雨,灾情得到了缓解 。康熙帝下令让施世纶继续去总督漕运 。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月,施世纶因病想要告老还乡,康熙帝下旨挽留,并且下令让他的儿子施廷祥飞马到驿站探望 。同年五月,施世纶病逝于淮安任上,终年64岁 。遗疏请求随父施琅葬在福建,康熙帝允许了他的遗嘱,下旨奖赏他的清廉,并予以厚葬 。
【清靖海侯施琅之子清朝著名清官施世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