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舰要么战沉要么战爆,最可悲的莫过于自沉

土伦沉船事件,是二战期间法国海军大规模凿沉舰艇事件 。自法国本土于1940年沦陷与投降后,法国被分割成两部分:一方为法国西部和北部的德国占领区,另一方为法国南部的自由区(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无关),此区域由维希法国管理 。当盟军进入北非后,维希法国主要人物弗朗索瓦·达尔朗叛逃至盟军,使德国方面开始怀疑维希政权的中立性 。
1942年11月8日,盟军在法属北非发动火炬行动 。在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支持下,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成功与弗朗索瓦·达尔朗海军元帅达成秘密协议,若同意维希法国加入同盟国阵营,达尔朗本人自愿让出法属北非的控制权 。德国元首希特勒在得知情形后,立刻下令策划里拉行动,其旨在迅速掳获在土伦港的法国舰艇 。
德军主要执行单位为德军第7装甲师,并得到一些其它部队的增援 。4个作战集群包括包括两个装甲集群、1个来自党卫军第2装甲师——“帝国”师麾下的摩托化营 。为了防止法国海军舰队集体自沉,德军还派出了贡普里希分遣舰队,作为其中的1个作战集群 。
德军部队从东边进入了土伦港,并占领了拉马尔格堡、马奎斯海军上将的总部、莫里隆兵工厂 。从西边进发的德军,则控制住了主要的兵工厂和沿海的防御设施 。与此同时,德国海军舰队还在土伦港外巡逻,阻止试图离港的任何法方军舰,并布下了许多水雷 。
德军战斗集群于1942年11月27日凌晨开进土伦市,并向海港推进,途中只遇到了微弱和零星的抵抗 。4时30分,德军闯入了拉马尔格堡,并俘虏了马奎斯海军上将,但却没能阻止住其总参谋长罗宾海军准将电令多尔农海军准将的举动 。对于维希政府的军官们而言,这次袭击完全是出人意料的,不过多尔农还是将凿沉舰队的命令传给了在旗舰斯特拉斯堡号(敦刻尔克级)上的拉波尔德上将 。拉波尔德对德国人的行动感到惊慌,但还是下达了准备凿沉战舰的命令,并下令对任何未授权接近战舰的人员射击 。
20分钟过后,德军占领兵工厂,并开始用机枪扫射港内的法国潜艇,然而这举动使一些法方潜艇决定潜至较深的海域凿沉 。在此期间,卡萨布兰卡号离开停泊处,偷偷地溜出港口,并于5时40分下潜,之后逃到阿尔及尔 。
5点25分,德军坦克抵达海军基地,斯特拉斯堡号上也同时向港内各舰下达“凿沉!凿沉!凿沉!”的无线电讯号与视觉信号,并派出小艇撤离舰上船员 。法方船员撤离后,舰上的工作小组便开始放置爆破炸药,同时打开舰底的海水阀,使海水开始涌入舰体 。
斯特拉斯堡号起初坐沉海底,该舰舰长随后下令点燃炸药,炸毁舰上的主要武器和重要机械设备,同时还点燃了燃料库,导致斯特拉斯堡号完全损毁 。数分钟后,柯尔贝尔号巡洋舰也引爆炸药而炸毁 。在前两舰爆炸后,德军立刻派人登上阿尔及利亚号,试图以自行凿沉不符合停战协定的理由劝舰上的法方人员停止爆破舰体,然而法方人员仍点燃舰上炸药,炸毁整个船体,其大火燃烧20天之久 。
同一时间,马赛曲号的舰长下令倾覆船体,并点燃炸药将其炸毁 。德国部队试图向马赛曲号的人员请求登舰,但后来被拒绝了,而德方也未更进一步地强行登舰 。马赛曲号最后在爆炸中缓缓沉入海底,其船体燃烧7天之久 。
德军后来成功登上停放在干坞的让·德·维埃纳号,将舰上的炸药移除,但无法关上海水阀以阻止涌入的海水,最后该舰沉没并阻塞干坞 。另一艘在干坞中,于凯比尔港海战中严重受损的敦刻尔克号,其舰长最初拒绝凿沉舰体,但最后被拉·加利索尼埃号的人员说服 。原本在战前已补好被英国鱼雷炸出大洞,但舰上的船员现在又将其凿开,并用炸药炸毁舰上的重要机械设备 。当敦刻尔克号爆炸后,拉加利索尼埃号上的人员再度说服让·德·维埃纳号上的法方船员,使其开始凿沉舰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