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 二 )


【赵匡胤雪夜拜访赵普是为何?一心想着天下】这个战略方针的制定,根基于赵匡胤君臣对当时各方实力的冷峻思考 。战争,首先是交战各方军事力量的竞赛 。宋王朝建立之时,神州大地依旧是四分五裂,政权鼎峙 。宋和辽虽然都是力量最强的政权,可就辽和宋的力量对比而言,辽的经济、军事实力又显然占据了优势 。仅从军力方面讲,辽有军队30万,以擅长骑射的骑兵为主力;宋初军队只有19.3万,其中步兵占大多数 。在燕山以南华北的旷野平原上作战,辽军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兵种构成上,均处于有利地位 。
再看北汉,兵力不多,却精悍无比,又有辽朝作为后盾,也不是可以轻取的对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贸然将兵锋北向,不仅毫无取胜的把握弄不好还有可能损兵折将,动摇新建宋王朝的根基,对此,赵匡胤不能不认真考虑 。战争,还是双方经济实力的较量 。没有雄厚的财力做保障,要支撑长期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也不过是一句欺人的大话 。赵宋政权虽有后周所奠定的良好基础,不过中原地区自唐中叶以来,兵连祸结,战乱不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恢复和发展生产,增强财力,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 。
而这个时期的南方,虽也有政权的更迭和军事上的冲突杀伐,但时间较短,规模也较小,有些地方甚至几十年干戈不及,对社会经济没有造成特别严重的破坏 。加上由于累朝的人口南移,地力开发,经济重心转到南方,南方的经济实力胜过北方 。更重要的是,南方各政权政治腐败,军力衰弱,容易攻取 。在上述情况下,赵匡胤选择了南方,不过是顺理成章,形势使然 。先南后北的战略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赵匡胤本人对此做过较为完整的表述,他说:“中原地区自五代以来,兵连祸结,国库空虚 。必先取巴蜀,其次取广南、江南 。这样,国家储藏才能富饶 。北汉与辽接壤,如先攻取北汉,那么辽国之患,就会由我独自承担,还不如先让它苟延残喘,作为我们的屏障,等到我财用富饶后,再攻取它,为时不晚 。”
这一战略的着眼点是先弱后强,也就是先易后难,北守南攻,待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 。当然,任何战略方针的制定,都离不开当时的环境和主客观方面的条件,同时,也会随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赵匡胤在实施这一战略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视当时的情况进行了不断的调整 。战略已经制定,余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付诸实施了 。荆湖地区的武平和南平割据势力,成为赵匡胤牛刀小试的初选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