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另解:其实是燕太子瞎折腾无实际意义

公元前227年,易水岸边一群穿着白衣带着白帽子的人在为一个人践行,他们唱着凄凉的歌儿:“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就是燕太子丹为荆轲送行的情景 。荆轲是一个刺客,他接受了燕国太子丹的委托,要去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在这些人看来,只要劫持了秦王嬴政,让他归还侵占了六国的土地,就像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那样,这天下就会安宁太平,燕国就可以保存;或者是劫持不成,就趁势杀掉嬴政,这样,秦国大将在外独揽兵权,而国内就会出乱子 。趁着内外不和的机会,六国联合起来一致对付秦国,就一定能够战而胜之,然后六国恢复各自的边界,彼此保存各自的国家 。这就是燕太子丹送荆轲西行入秦的原因 。说起来,这种把国家的存亡押宝似的押在一个刺客身上的做法实在是有点儿幼稚可笑,他反映的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无知、无奈和不成熟,也就是说,这是燕太子丹在瞎折腾 。
燕太子丹的这一做法,燕国几乎没有人支持
为了实现这一愿望,这个燕太子丹已经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 。燕太子丹曾经在赵国做人质,而嬴政也出生在赵国,两人曾经是儿时的朋友 。等到嬴政当了秦王,燕丹又到了秦国做人质 。秦王对待燕丹已经不是儿时那样,很不友好,所以燕丹怨恨,私自逃归回到燕国 。回到国内以后,太子丹就想着如何报复秦王以及秦国的办法 。为此,他向自己的老师鞠武请教办法,鞠武一时无策,只能是说进一步考虑考虑 。秦国有个大将叫樊於期,因罪逃到了燕国 。鞠武担心秦国因此而加兵燕国,劝燕丹送走樊於期 。而燕太子丹根本不为所动,老师的话一点儿也听不进去 。鞠武只好给他推荐了一个田光 。燕太子见到田光以后,向他说了图秦之事,可是这个田光却说:“我听说骐骥之马盛壮的时候日行千里,等到衰老了却不如一匹普通的马 。现如今太子听说的我就是盛壮的我,却不知我已经老了 。”然后就把荆轲推荐给了燕太子丹 。太子丹相信了,送走田光的时候嘱咐他不要泄密 。田光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荆轲之后,说:“太子说希望我不要泄密,这是在怀疑我,一个人行事却让别人怀疑,就算不上有节操讲义气 。”说过这话以后自杀 。
对于田光的死,应该不是为了保密这一种解读 。田光去见太子丹的时候,太子走向前迎接,倒退着走向后引路,跪下来给田光擦擦座位,而这一切,田光竟然安然接受了 。但是,当太子丹说出来他的意图之后,他把荆轲推荐给太子丹,太子丹同意了的时候,他是很快离开太子住处的 。可是,当田光去见荆轲的时候,是弯腰驼背走去的,这让人感到有一种故意装样子的感觉 。他是不是因为太子丹所说之事已经超出了他所预想的范围而有所顾虑呢?他虽然找的理由是为了保守秘密,可知道这件事情的并不是他一个人,鞠武也知道这件事情,只不过他比不了鞠武,人家是太子的老师 。他会不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告诉荆轲,这是一种必死之事,不管你是接受不接受,成功还是不成功 。
【荆轲刺秦王另解:其实是燕太子瞎折腾无实际意义】 荆轲见到太子丹的时候,开始也是不接受,当太子丹跪下来给他磕头的时候,他才答应下来 。燕太子这是一种降尊纡贵的做法,已经到了不理智的地步 。当然,荆轲能够去见太子丹,更多的是为了出名,他此前曾经被很多人呵斥过,为的就是做大事,不用说,刺秦王这件事情,无论成功与否,都足以让他成就“大名” 。更不用说,前面还有田光自杀这一事件的铺垫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白,荆轲不是燕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