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有效治国的周穆王是怎样教导下属为官的?

周穆王这个人,姓姬名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一是享寿105岁,可能是史上最长寿的帝王;二是最早造访西域,他去西域会见西王母,比有名的汉代张骞通西域早了近千年;三是制定了包括后代广泛使用的墨、劓、膑、宫、大辟等3000条刑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系统的刑法文献;四是武功卓绝,曾西征犬戎,俘虏他们的五个大王 。东征徐国,通过联合楚国的力量,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乱 。其国力之强盛达到了周朝时的顶峰;五是其故事世代流传,乃至被后人编成了神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神话色彩的帝王之一 。
如果揭开周穆王身上的神秘面纱,我们会发现,他实际上是史上治理国家最有成效的帝王之一,其成就比后世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毫不逊色 。这尤其体现在他的用人上,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样教导下属为官的 。
周穆王做君王有极深的忧患意识 。大儒荀子有一句名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水能覆舟 。”后世的唐太宗把它当做口头禅,表现出极强的忧患意识 。周穆王执政时的心情比唐太宗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在任命君牙为大司徒时,描述自己的心情为“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译成白话就是“我心里的忧虑危惧,就像踩着虎尾和走在春天的冰上”,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 。所以他“中夜以兴,思免厥愆”,解释成白话就是“甚至半夜起来,也要想法子避免过失”,这说法就颇似诸葛亮为完成刘备的统一大业“夙夜忧虑”、“寝不安席,食不甘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情 。周穆王把自己对国事的忧虑化做对臣子的勉励上,主要有三点:
一、“尔身克正,罔敢弗正,民心罔中,惟尔之中”,这是对臣子自身的要求 。译成白话就是“你自身能正,人民不敢不正;民心没有标准,只考虑你的标准” 。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上梁不正下梁歪 。周穆王对臣子提出的要求突出了一个“正”字,做官的是个正派人,不搞歪门邪道,你统治下的人民就不会走上邪路,做官的为人标准,就是人民的做人标准 。周穆王说得多好啊,现在我们提“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和周穆王所提的“民心没有标准,只考虑你的标准”异曲同工,是一个道理 。现在我们国家,人民总痛恨社会风气不好,社会风气不好的根源是什么?按周穆王的看法,首先应该是“官风”不好,是官场的不良风气影响了社会风气,不管是请客送礼,还是拉帮结派,都是从上头所谓的官场精英率先形成的 。
二、做官应该注意五种弊端:“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 。其罪惟均 。”译成白话就是:“做官有五种弊端需要注意:畏权势,报恩怨,谄媚内亲,索取贿赂,受人请求 。有这五种弊端的官员,其罪与罪犯相同 。”一是畏权势 。所谓民不跟官斗,有多少当官的判是非不是看人下菜碟呢?史上的包公、海瑞型清官如凤毛麟角,上级有了错误,敢揭发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报恩怨 。小人为官,一朝得志,假公济私、官报私仇者尤其值得防范,既使放到现在,极个别人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官报私仇案件也时有发生;三是谄媚内亲 。一个人当了官,则“一人 得道,鸡犬升天”,不知有多少三亲六故沾上了光 。这样的官,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他家的权力,实在罪不可恕;四是索取贿赂 。就连现代也是上到省市干部,下到乡长村长,贪赃枉法者比比皆是;五是受人请求 。一旦当了官,难免进入关系网中,或亲戚、或朋友、或同事、或上级下级对你有所求,互相利用,办些出格的事 。周穆王在三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官场的五种弊端,且认为有这五种弊端的官员其罪与罪犯相同,制定了详细的刑罚予以惩治 。令周穆王没有想到的是,他提出的这五种官场弊病,现在仍然存在且泛滥成灾,愈演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