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权臣韩侂胄的为人:韩侂胄是忠臣还是奸臣?

南宋权臣韩侂胄,在宋宁宗时期主持了两件大事:庆元党禁和开禧北伐 。如何评价这两件事,或者说如何评价韩侂胄这个人,自南宋以来就有不同看法,至今史学家们的分歧还是很大 。因为这问题确实令人费解 。
韩侂胄(1152-1207)字节夫、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 。北来名臣韩琦曾孙,父亲韩诚娶高宗皇后吴氏的妹妹,官至宝宁军承宣使 。以父任入官,淳熙末,以汝州防御使知閤门事 。光宗以疾不执父丧,中外典论汹汹,赵汝愚议定策立太子 。因韩与太皇太后吴氏的关系,赵汝愚遂请韩侂胄助一臂之力 。韩便通过熟人太监向太后转达了诸大臣的建议 。后在太后的主持下,太子赵扩即位,是为宋宁宗 。
扭转国事危机,韩与赵谈及论功请封之事,自以为起码能得个节度使之类的封疆大臣的职位 。不料,赵汝愚说:“我是宗室,你是外戚,不应论功求赏 。”于是韩只迁宜州观察使兼枢密都承旨 。韩感到非常失望,遂与赵汝愚有隙 。而宁宗皇后韩氏,又是韩侂胄的侄孙女,韩一身兼两重国戚,更持有定国策立新君之功,在朝中的权力渐增 。宁宗年轻幼稚,对这位国丈爷也就很迁就,韩逐渐在朝中培植党羽,主要是安插亲信于台谏 。
朱熹奏劾其奸,韩怒而使戏子峨冠阔袖,扮成朱熹讲学模样,使宁宗感到迂阔好笑,将朱熹罢职奉祠,贬出政坛 。吏部侍郎彭龟年请留朱熹而逐侂胄,被出为地方官,而韩进保宁军承宣使 。赵汝愚为相,两人貌合神离,怨仇益深 。韩与言官谋,奏劾汝愚谋危社稷,以宗室居相位,将不利国家 。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罢相,出知福州 。一些官员见状,上疏苦言汝愚之忠,罢相不当,俱遭到降黜 。六名太学生也朕名上书,指斥言官枉害大臣,尽遭流放,人称“庆元六君子” 。
韩侂胄拜保宁军节度使,其党羽斥朱熹理学为伪学,搜罗朝野,将赵汝愚、留正、周必大、朱熹、彭龟年等一批官员,统统列入“伪学逆党”的名籍中,网尽有关名士,共59人,一并坐罪,或贬黜,或流放,兴“庆元党禁” 。后赵汝愚暴卒于贬地,朱熹在福建故土离世 。而韩侂胄拜少傅,迁少师,封平原郡王,进太傅、太师,一路飙升,成为权臣 。嘉泰初,有人提醒韩,再不开党禁,将来不免有报复之祸 。遂解伪学党禁,追复赵汝愚、朱熹职名,留正、周必大等先后复秩还政,一大批健在者复官自便 。
开禧元年(1205),韩除平章军国事,序班丞相之上,三省印并纳其第,权倾朝野 。用进士毛自知策,以苏师旦等为心腹,谋开边自固,恢复中原 。其间,罗致了一些名士,如薛叔似、叶适等,起废显用辛弃疾等抗战派官员 。又追封岳飞为鄂王,夺秦桧王爵,改谥谬丑,这一举动大得人心 。并输家财二十万以助军用 。
开禧二年四月,拉开北伐战幕,兴兵分东、中、西三路攻金 。初战泗州小胜,后因所用非人,措置失当,中路先败,东路又遭宿州之役惨败,而西路副帅昊曦叛变投敌,为忠义之士所杀,北伐失利 。遂遣使请和,因金人要素甚苛,复锐意用兵 。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命人将韩骗至玉津园杀害,函首送金廷乞和,终签嘉定和议 。
韩侂胄死后,人们多以奸臣论之,尤其是以理学为宗的士人们 。如在宋人笔记中,其事迹也大多以讥嘲、贬斥的口吻加以描述 。如韩曾褒岳(飞)贬秦(桧),然而岳飞的孙子岳珂,却在其笔记《桯史》中讽刺韩侂胄兄弟,鞭挞其权倾一时,已有“霍氏之祸萌于骖乘”之迹象 。元初《宋史·韩侂胄传》,极为鄙夷他的为人和任政,说他如何权欲熏心,从一得势就“时时乘间窃弄威福”,常常背着皇上,私下处理政务,却又谎称御笔批出 。言路皆安排亲党,残酷打击异己,迫害道学 。为巩固地位和盗取功名,不自量力,轻率北伐 。最后战事惨败,祸国殃民而自取其戮 。这一观点遂为正统史家所沿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