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推崇
有人上书表述高允这样做的得失,文成帝看后对群臣说,高允的做法没什么不对,像高允这样的人,才是忠臣 。于是任命高允为中书令,仍兼著作郎 。司徒陆丽说:“高允虽然蒙受恩宠,但家里贫穷得像普通百姓,妻儿都无以为生 。”文成帝怒道:“怎么不早说,现在见我用他,才告诉他的贫困之状!”这天文成帝到高允家中,只有草屋几间,布被麻袍,厨房中只有一点盐菜 。文成帝叹息说:“古时的人有清贫到这样的吗?”立即赐给绵帛五百匹,粮食千斛,拜高允长子高忱为绥远将军、长乐太守 。高允多次上表坚决推辞,文成帝不答应 。起初同高允一同受到征召的游雅等大多已经官至侯爵,以及高允部下的官吏一百多人也都官至刺史二千石,而高允为郎中二十七年没有升过官,当时百官没有俸禄,高允常让自己的几个儿子砍柴采果来自己供养自己 。
当初,尚书窦瑾因事被杀,其子窦遵逃到山谷之中,其母焦氏被收进县官衙门,后因焦氏年老而得免受辱 。窦瑾的亲朋故旧中没有人敢资助他 。高允可怜焦氏年老,将其留在家予以保护,六年后,窦遵才得到恩赦 。高允的品行大都如此 。后转为太常卿,本来的职责仍同过去一样 。高允上《代都赋》,来规劝皇上,与《二京赋》相似 。当时中书博士索敞和侍郎傅默、梁祚论辩名字的贵贱,议论纷纷,高允于是撰《名字论》来解释其迷惑,有许多考证 。后来又以本官领秘书监,解除太常卿之职,晋爵为梁诚侯,加左将军 。
早年时,高允同游雅以及太原张伟同业友好,游雅曾作文评论高允,高允的为人被当时的人所推崇 。文成帝非常敬重高允,通常不直呼他的名字,习惯称之为“令公” 。于是“令公”的名号远播四方 。
晋爵为公
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去世,其子献文帝拓跋弘继位,当时献文帝年幼又在居丧之中,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专权,图谋危及北魏朝政 。天安元年(466年),冯太后诛杀乙浑,召高允到禁宫中参与谋断大事 。高允上表请求恢复先朝的规章制度,建议规定各郡设立博士、助教、招生学生数量等,献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在郡府成立学校 。
后来高允因年老多病,屡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 。皇帝不许,于是写下《告老诗》,又因过去一同共事之人已零落将尽,感怀故去之人,做《征士颂》 。
皇兴年间(467年―471年),献文帝下诏让高允兼任太常,到兖州祭祀孔子庙,对高允说:“这次检阅德行的行动不要推辞了 。”后来高允跟随文成帝北伐,大胜而归,到武川镇时,奏上《北伐颂》,献文帝看后认为写得很好 。
献文帝身体有不舒服的时候,因孝文帝拓跋宏当时很幼小,所以想立京兆王拓跋子推为太子,召集诸大臣一个个地询问 。高允进来跪着上前哭着说:“我不敢多说,怕有劳皇上圣听 。希望陛下上思宗庙托付的重要,远追周公辅佐成王的旧事 。”于是献文帝将帝位传给了孝文帝,并赐高允千匹锦帛,表彰高允的忠直亮达 。后又升迁为中书监加散骑常侍 。然而高允虽然能够对古老典故及历史之事有很多掌握,却不能够专心下来勤奋地专心著述 。当时他和校书郎刘模有一些辑辍,大部分是接续崔浩的旧作,仿照春秋的体裁,而且当时就有删削纠正的地方 。从文成帝到献文帝,军国的书信檄文,大多是高允所写 。后来就推荐了高闾来代替自己 。因高允有帮助讨论决定重大政策的功劳,晋爵为咸阳公,加封为镇东将军 。
民敬君宠
不久授任高允为持使节、散骑常侍、征西将军、怀州刺史 。高允秋季巡视边境,询问百姓疾苦,到邵县后,发现邵公庙遭毁而未重新塑立,于是说:“邵公贤德,现在对他的庙毁坏而不修复,无法拜祭,想为善的人不就没有盼望了吗?”于是上表请求对邵公庙进行修葺 。当时高允已经年近九十,仍在劝百姓注重学业,使风化相当地盛行 。但是儒士为人优柔,不善于决断办事 。后来到正光年间,中散大夫、中书舍人常景追思高允,率领郡中故老,在野王的南边为高允立祠树碑,以为纪念 。
- 历数曹操手下那些被历史湮没的50位名臣名将们!
- 北魏大将尔朱兆:骁勇善战却败在了自己的短视
- 变法名臣商鞅:不懂得功成身退最终导致其被杀
- 名臣耶律楚材抑郁而终:曾感慨人生自古谁无死
- 西夏名臣野利仁荣:通过汉字借鉴发明了西夏文字
- 隋末名臣段达:王世充得以登基称帝的主要帮凶
- 晚清四大名臣都有谁他们都是晚晴响当当人物
- 中兴大唐一代名臣李光弼:穷奢极欲难掩赫赫战功
- 名臣包拯为长嫂抚养之谜:实为其子为长嫂抚养
- 北魏大将奚康生:勇武过人却与龙门石窟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