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曹操手下那些被历史湮没的50位名臣名将们!

当我们谈论曹魏的名将时,总能信手拈来,无论是五子良将还是二夏侯曹,亦或是李典、李通、文聘、许褚、典韦等,吧里各位大神总能够滔滔不绝谈论个三天三夜,但是曹魏建国,数十万的军队,统帅的将军多如牛毛,除了上述这些长驱直入、攻城拔寨、威震海内的常胜将军外,很多当时统军随征、克定平乱的将军,淹没在陈寿简略的三国志里,淹没历史的记忆里 。这几年很多三国迷们在不断的为陈到、朱灵这些名将平反,但是陈到、朱灵毕竟是名亚赵云、徐晃的名将,还有更多的名亚陈到、朱灵的将领不被提及,这些人,有的偶尔还能在三国演义里露个脸,当个陪衬,然后不知所踪,更多的只残留在三国志名臣名将的传记里 。找就想找个时间系统的扒拉一下三国里这样的将领,无奈工作量较大,这里就先扒拉一下曹操时代那些与五子良将共同战斗的将军们 。
1、赵融
赵融,字稚长,凉州汉阳郡人 。东汉末年,与曹操、袁绍等同列“西园八校尉”,为“助军校尉” 。此人曾担任“荡寇将军”,官至“光禄大夫” 。祢衡所说的“荀但有貌,赵健啖肉也 。”中的“赵”,即是指赵融 。隋《赵芬碑》:十一世祖融,字稚长,所谓荀令君赵荡寇足为盖时乎 。
2、刘勋
刘勋,字子台,琅邪人,与曹操有旧,中平末为沛国建平长,后为庐江太守 。袁术败亡后,其从弟袁胤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刘勋于皖城 。刘勋当时在江淮之间有很强的兵力,受到孙策的忌惮,于是孙策派使节特以卑下的言辞和财宝要求刘勋代为攻打上缭城 。刘勋相信孙策,更因收得财宝而十分高兴,各人都祝贺,但刘晔则不感喜悦 。刘勋询问,刘晔认为上缭城不易攻下,若出兵,孙策必会乘虚袭其后,到时候”是将进屈于敌,退无所归“,反对出兵 。但刘勋不听,坚持出兵 。而孙策果然从后乘虚袭击刘勋 。
【历数曹操手下那些被历史湮没的50位名臣名将们!】
刘勋失败后,于建安四年投奔曹操,任征虏将军,封列侯 。又为河内太守、平虏将军 。遂从在散伍议中 。勋兄为豫州刺史,病亡 。兄子威,又代从政 。刘勋自恃与太祖有宿,日骄慢,数犯法,又诽谤 。为李申成所白,收治,并免威官 。
3、殷署
殷署,三国中曹操部下武将,任平难将军,曹操大破关中联军后,将五千降卒交予殷署统领,曾在新平大破羌人,和赵俨攻灭盘踞陈仓的吕并 。后关羽围曹仁于樊城,殷署奉命随徐晃救援樊城,终解曹仁之围 。
4、朱盖
曹操部属 。建安二十四年(219),曹仁和关羽战于樊城,曹操命徐晃率军助战,与关羽相持不下 。曹操又先后派遣他和殷署等,率十二营兵马增援徐晃 。
5、路招
路招,陈留人 。约在汉献帝初平年间曹操入主兖州时,路招从军成为曹营将领之一,随从征讨 。建安四年,路招与刘备、朱灵等将共击袁术 。建安十三年,随大军南下荆州,参与赤壁之战,路招与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冯楷等七军属都督护军赵俨 。建安十六年,随曹操西征马超 。建安十七年初,马超等被平定后,曹操留行护军将军夏侯渊都督关中,路招与张郃、徐晃、朱灵等将军留在关中,隶属夏侯渊 。其后路招与众将随从夏侯渊平定关中各处叛乱 。路招约在建安末或魏初时薨 。
6、张喜
张喜,任曹魏将军,建安十三年,曹操征荆州,与刘备、孙权联军战于赤壁 。孙权率军围合肥,以牵制曹操兵力 。曹操派遣张喜率领千余骑兵,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孙权闻张憙至,乃退兵 。其名又写作“张憙” 。
7、牛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