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珪与和珅斗了五年,最后谁赢了?

在真实的历史上 , 有一位大臣曾经与和珅有过一番激烈的争斗 。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主人公朱珪 。
朱珪 , 字石君 , 号南崖 , 顺天府人 , 生于1731年 。朱珪自幼聪敏过人 , 刻苦读书 , 1747年 , 16岁的朱珪便高中进士 , 成为一时之佳话 。此后 , 朱珪进入仕途 , 历任翰林院编修、河南乡试主考官、福建粮道、福建按察使、湖北按察使、山西布政使、湖北按察使、湖北巡抚等职 。
就在朱珪在朝廷里稳步上升之际 , 遭到了一个人的忌恨 。此人是当时如日中天的和珅 。和珅虽然连举人的身份都没有获得 , 可他很受乾隆皇帝宠幸 , 平步青云 , 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等 。和珅将清正廉洁的朱珪视为自己的政敌 , 意欲将他除掉而后快 。
1794年 , 朱珪在担任两广总督时 , 与入侵广东沿海的英军做斗争 , 抓获了许多企图登陆四处流窜的英军 。乾隆皇帝知道后 , 打算提拔朱珪为大学士——清朝没有设置宰相 , 大学士相当于宰相 , 是许多文官梦寐以求的职位 。就在这时候 , 和珅向乾隆皇帝密奏 , 称夷寇在广东沿海非常猖獗 , 四处流窜抢劫人民财产 。两广总督朱珪没有及时督帅出海缉捕夷寇 , 是为失职 , 理应严惩 。
原来 , 朱珪发现清军水师战船强度差 , 不能出海作战 , 便自掏5000两银子建造战船 。战船没有建好 , 自然难以出海 。和珅抓住这一点 , 对朱珪进行攻击 , 也算是抓住了朱珪的软肋 。
乾隆皇帝获悉后 , 很是恼怒 , 不但没有将朱珪提拔为大学士 , 反而连降数级 , 将他贬斥为安徽巡抚 。
朱珪没有为自己辩护 , 毫无怨言 。他知道 , 在和珅搞鬼的情况下 , 所有的辩护都是苍白的 。他在离任两广总督时 , 又拿出15000两银子 , 留给下任两广总督 , 让他制造战船 。
乾隆皇帝第十五子颙琰是朱珪的学生 , 他很不理解老师的做法 , 问老师为什么要捐出这么多银子 。朱珪淡淡地说:“御外事大 , 惜乎金钱 。”这八个字说得轻描淡写 , 却很让颙琰感动 。
朱珪深知自己搞不过和珅 , 便决定与颙琰搞好关系 。虽然早在1773年颙琰就被秘密立为皇储 , 可一直到1794年 , 乾隆皇帝还没有宣布这件事情 , 谁也不知道颙琰就是未来的皇帝 , 所以朱珪也只是在“赌博”——赌的是自己的前途和命运 。毕竟 , 乾隆皇帝的儿子那么多 , 万一皇位继承人是其他人 , 以后朱珪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
不过 , 很快问题就有了答案 。一年后的1795年 , 颙琰被乾隆皇帝正式立为皇太子 。1796年正月初一日 , 乾隆皇帝将皇位禅位给颙琰 , 是为嘉庆皇帝 。
嘉庆皇帝即位之初 , 乾隆皇帝打算将朱珪召进京城做大学士 , 嘉庆皇帝写诗向朱珪表示祝贺 。和珅立即跑到乾隆皇帝面前告状 , 说嘉庆皇帝是在笼络人心 , “市恩” 。乾隆皇帝很生气 , 幸好军机大臣董诰苦谏 , 说:“圣主无过言 。”乾隆皇帝这才作罢 。
1799年2月7日 , 乾隆皇帝在89岁高龄去世 。嘉庆皇帝迅速将朱珪召进朝廷 , 入直南书房 , 管户部三库 , 加太子少保 。朱珪终于进入权力核心了 。与此同时 , 嘉庆皇帝宣布和珅的20条大罪 , 将他革职抄家 , 最后赐和珅在家中用白绫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