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金庸笔下天龙八部中孤独的佛门之侠:虚竹

《天龙八部》中虚竹是金庸写过的所有大侠最特殊的一位,他的对佛门的执着,他的孤儿的一生,他的传奇式的际遇,为每一位看过《天龙八部》的人所称道 。然而,虚竹其实是一个孤独的佛门之侠,他的对侠的理解,包含了对自己孤儿身份和佛门身份的认同 。因此,他的一生,他的侠情,也是极特殊的,值得深入研究 。本问主要针对人性、人格、人生、际遇来对虚竹这一形象做系统论述 。
金学研究专家陈墨在他的研究著作中,将虚竹这一形象做了两种归纳,一种是基于人格模式而分,将虚竹归入“佛侠”,其“特征是无名无相、无欲无求、生具佛性、赤子衷肠” 。另一种则将其归纳为“孤独之侠”,认为虚竹具有孤儿的身份,孤独的心态,孤胆的侠情,他的一生,只能用“孤独之侠”来概括 。第一,从人生来看,虚竹是孤独的佛门之侠虚竹的人生,可以说是悲剧的人生,也可以说是因祸得福的喜剧人生,但有三点不变,一是他的孤独,二是他的佛门观念,三是他的侠义精神 。以下我们来细作论述 。首先:孤独的一生 。虚竹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这一点体现在另个方面,孤儿的身份和孤独的内心 。虚竹的孤儿身份他早已认识到,他自小被弃在少林寺门前,为僧人收养,自小便是个和尚,对比他的理解是自己与佛门有缘,佛门弟子必然是无名无相的,所有父母身世都是执念 。因此他骗自己不去想有一天父母会出现 。安心的当他的和尚,一直到二十多岁 。这种不想父母的孤儿意识,因为融合了佛家的思想而变得无可厚诽 。就像《西游记》里的唐僧,虽然深怀父仇母恨,名为“江流”,然而他从未想过去找寻自己的生世,去报仇雪恨一样 。虚竹虽然后来因为巧合认下了父母,但也不过半个时辰而已,半个时辰后,父死母殉,他又成了孤儿,孤儿的身份在有意无意中始终伴着他的一生 。此外 。虚竹的内心也是孤独的,陈墨分析说:“《天龙八部》中的虚竹想当和尚而不得,而他之所以要当和尚,无非是已经适应和习惯了寺庙群僧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害怕世俗与孤独” 。虚竹重回少林,不受任何重视,众僧只是叫他到戒律院去领罚 。认回父母之后,身为少林方丈之子,他受的世俗眼光颇多,最终,人家不承认他是少林弟子,要他破戒出戒 。他身领灵鹫宫,万人之上,万众佩服敬仰,却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他的心事,甚至他不敢对梅兰竹菊四剑婢说他的心事,内心的孤独,权位的孤独,被排除在佛门信仰之外的孤独无时无刻不纠缠他的余生 。
其次,执着的佛门信仰 。虚竹是《天龙八部》里的唐僧 。他从小佛门熏陶,深染佛性,一切行为思想无不与佛性有关 。初次出场,是在亭中见到风波恶包不同一伙 。虚竹求饮而得之后,对一碗水念叨:“佛观一碗水,四万八千虫,若不持此咒,如食众生肉” 。他的唐僧式的迂腐让人哭笑不得,后来因际遇而得住“逍遥派”掌门,他也坚持不受,认为他少林弟子,不能任邪魔外道的掌门 。苏星河几次自杀 。才骗得虚竹“暂任”掌门 。但他心里是向佛的,表现在西夏王宫的冰室中,他宁死也不吃肉,大年佛经 。直至昏厥 。这种痴心大概也只有在女儿国里做态的唐僧有得一比 。后来虚竹当灵鹫宫的主人,为群英雄拔除了生死符之后,果断坚决地“剃光了头发”,穿回他那套破僧衣,还回少林去当和尚 。虽然,此时他已经是红尘浪客,酒肉女子,杀生浪迹,结拜兄弟都做了一回 。但他向佛之心,始终不改 。哪怕最后被排除在正宗佛门之外,他也安慰在说“灵鹫二字,本就与佛有缘”,昔日佛祖曾在灵鹫山为王舍成说法,他主持灵鹫宫,,跟在少林没两样 。“大不了要余婆婆她们都剃光了头发做尼姑” 。不过又想一个和尚带着一群尼姑,毕竟不妥,这才做罢 。真是叫人可笑可气他虚竹竟然会落在女人堆里,而灵鹫宫的婆婆大嫂们竟然也会落在他虚竹的手里 。可见,虚竹对佛门观念的执着和向往是贯穿他的一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