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
我们知道,随着军事科技不断发展,现代战争就是烧钱,而最重要的就是后勤补给,它甚至比战场交锋,更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 。中国在先秦时代的兵书,就非常强调后勤的重要性,这也形成了历代统帅们的共同指挥风格 。尤其是在宋代以前,文武分得没有那么细,比如诸葛亮,他在有着出色政绩的同时,也是蜀汉后期唯一一个“帅”级指挥官 。
诸葛亮用兵极正,因而对后勤也异常看重 。刘备往往更愿意将庞统、法正这种用兵奇诡的军师放在身边,而诸葛亮就负责在后方统筹后勤,及时将物资输送到前军之中 。包括在兄弟们含冤而死,被怒气冲昏头脑时,刘备也不忘把诸葛亮与赵云这样,身份极高的官员放在后勤线上 。
当诸葛亮正式组织全局军政,挥师北伐时,他的战略安排也带着鲜明的个人特色 。而诸葛亮重用的官员中,无论是亲信杨仪,还是后来的丞相费祎,都是以擅长调度物资而著称,就连军事上的接班人姜维,在屯田方面也很有一手 。
然而,用兵谨慎,又如此看重粮草的他,却总是因为在粮草上补给不足,而被迫退走,白白将血战而来的土地重新让回去 。
第一次北伐,是公认的战果最多,也最有希望取得大胜的战役,却坏在马谡之手 。但第二次,就找不到谁来“背锅”了 。诸葛亮以重兵围困陈仓,守将郝昭虽自知不敌,但早已坚壁清野,诸葛亮苦苦围攻了20多天,都无法夺下城池,只能在曹魏援军到来之前憾然退却,只取得了些微成果 。第三次胜了,而第四次又败在粮食输送不及时上,以至于诸葛亮一怒之下,将仅次于他的二号人物,同样为托孤重臣的李严给直接贬成庶人 。至于最悲壮的第五次,诸葛亮本想干脆就地开始屯田,防止再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无奈他的大限已至,北伐梦最终断绝 。
刘备取得蜀地,就是在诸葛亮的战略部署之下 。从先秦时代李冰父子开辟出“万世之功”——都江堰以来,这里既是最为险要的战略重地,更是一个富庶的钱粮仓库,有“天府”的美称 。在中原陷入战乱之际,蜀地却保留着难得的祥和,以至于其他州郡逃难的百姓纷纷涌入,而肥沃的成都平原,竟以巴掌大的一块地方,承载了568万人,而没有爆发什么大饥荒 。因此,面对掌握了整个北方土地的曹魏,诸葛亮才敢于屡屡主动出征,与之对抗 。
然而,蜀地成在它的险要,也败在他的险要 。它的进出之难,山川之崎岖,令后来唐代的天才诗人也为之感慨,想要走完蜀道,那比登上九天还要困难 。安稳的唐代开天年间尚且如此艰难,更不必说战乱尚未平息的三国时代了 。因此,诸葛亮几乎每次都在战场上获胜,而最终因后勤不足而黯然退兵,也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事 。
拿第二次北伐来说,从后方的汉中粮库调配物资到前线的陈仓,距离也就500里不到,运输尚且如此艰难,而几百年后的吐蕃,却能无视各种险阻,与唐军打得有来有回,甚至还一度攻克长安这座千年古都 。吐蕃地处高原,无论是气温、物产还是人口,都绝不能与成都平原相比,吐蕃不见得实力比蜀汉强多少;而一统九州的唐王朝早期,实力却明显远在曹魏之上 。蜀道虽然以艰险著称,但再怎么说也不可能比位于地势阶梯处的藏路更难、更长 。为什么吐蕃军队能克服粮草输送的大难题呢?难道藏族士兵意志更顽强,更能忍受饥饿么?
事实上,这个疑惑早就被法正一语道破 。法正在政治方面没什么建树,他能获得重用,全靠了天才的战略眼光 。他虽是蜀人,但一直坚持蜀地难以长期坚守,不能获得缓冲地带扩张领地,最后只能自取灭亡 。而他中意的目标,就是广阔的西部雍州、凉州地区 。这些地方不仅可以提供宝贵的战马资源,运输线也更容易维持 。
- 蜀国白帝公孙述:没有进取心却誓死不降刘秀
- 大豆毛粮今日价
- 诸葛亮杀的两个人到底是谁如果留下一个蜀国就不会灭亡了
- 赵云如果不救刘禅,蜀国会亡国吗?
- 揭秘:定军山对蜀国很重要吗?
- 诸葛亮五次北伐,为什么非要北伐呢?
- 太平军北伐的序幕是怎么拉开的为什么说这次是一场假北伐呢
- 诸葛亮四个动作让蜀国走向败亡?诸葛亮是最大权臣
- 刘备、刘禅的名字中暗藏玄机,竟预言蜀国的灭亡
- 岳飞死后南宋又存在百年的原因:岳飞绍兴十年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