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在春秋时期最大的败仗:崤之战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崤之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
公元前637年开春,重耳一行,统领秦国兵车四百乘,浩浩荡荡东渡黄河,杀往晋国绛都 。
晋怀公闻讯,自知大势已去,于是出奔小城高梁,随后被追兵所杀 。
重耳先入曲沃城中,朝拜已故祖父晋武公之庙,随即入绛都,宣布即位,是为晋文公 。
为了向中原扩张,晋文公派出使臣,秘密找到已经失去天子之位十一年的周襄王,一场谈判就此开始 。这场谈判的焦点,无外乎晋国帮周襄王复国,周襄王用什么作为回报?
谈判最后达成协议,晋文公帮周襄王恢复失国前的疆域,即黄河南岸的洛阳盆地 。而周襄王则将北岸姬带的根据地河内郡,遥封给晋文公,至于最后晋文公能否得到这块土地,就看他的本事了 。
对周襄王来说,这是一次很划算的交易,自己可以恢复以前的领土,而晋国无论是否拿下河内郡,都将给姬带沉重的打击 。
动兵之前,晋文公邀请岳丈秦穆公一道出兵,请秦军做个偏师,吸引姬带的兵力 。
秦穆公早有兵临中原的愿望,岂能错过这个机会,立即整军待发 。
公元前636年,晋文公即位第二年,便起倾国之兵,往东周杀来,另一个方向秦穆公也派兵支援 。
【秦国在春秋时期最大的败仗:崤之战】晋秦两个大国同时出兵,东周军哪能抵挡,公子姬带放弃洛阳盆地,回到自己的根据地河内郡,料想再不济也可割据一方 。
但是姬带没有想到,这回想将他领土占据的不是周襄王,而是晋文公,岂能同日而语 。
最终,姬带军还是招架不住晋军的强大攻势,姬带和隗王后皆死于乱军之中,晋国取得河内郡 。
一系列仗打下来,获益最丰的是晋文公,晋国领土大幅扩张 。但是秦穆公没有得到任何好处,秦国与东周并不接壤 。
周襄王回到久违的东周洛邑,重掌天子大印 。但是东周的领土已经悄然缩小了一半,此后几百年,东周王朝已经不再是历史的主角 。
公元前632年,晋国与楚国在中原对峙,晋国派人邀请秦国出兵,共同对付楚国 。
这场战争就是著名的城濮之战,秦国虽然派兵参与了这场战争,但并没有直接上战场 。
城濮之战打完,晋国称霸中原,秦国却还是什么都没有得到 。只能说秦军总算出了一次远门,刷新了向东进兵的最远距离 。
秦国到底要为晋国做嫁衣,到什么时候呢,秦晋之好,有点像秦国娶媳妇,晋国入洞房的意味 。
公元前630年,晋国再次邀请秦国出兵,这次目标是郑国 。
晋郑之间,隔着一条黄河,地缘上的冲突也很明显 。郑国在此前几十年间被楚国夺取大片领土,被迫成为楚国的盟国,几年前的城濮之战,郑国还派军队支援楚国 。
晋文公攻打郑国,理由相当充分 。秦穆公虽然不乐意继续为晋国做嫁衣,可是进军中原,始终是秦人的愿望所在 。
秦穆公再次亲征,秦军隆隆开动,路过东周,兵发郑国都城新郑 。秦晋两军在郑国会合,攻破郊关,直逼新郑城下 。
秦穆公很清楚,新郑城破之后,晋文公肯定不会与秦国瓜分郑国,晋国离郑国近,秦国到时候根本没有办法 。
于是和郑国密谋,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领,统领当时驻扎晋国的两千甲士,帮助郑国戍守新郑 。
秦军主力一撤离,新郑的防御压力起码减少了十之二三,随着两千士气高昂的秦军加入,新郑的防御形势大为改观 。
秦穆公自领大军回到雍都,那边晋国得知秦军加入防御的队伍,春秋一代霸主晋文公也无可奈,只好退兵 。不过临走前还是从郑国获得一个承诺,就是郑国必须立在晋国为官的郑国公子兰为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