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名将刘仁瞻:独守孤城斩杀逃跑的亲生儿子

刘仁瞻(900-957) 五代十国南唐大臣 。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字守惠 。一说瞻为淮阴洪泽(今江苏省洪泽县)人 。以骁勇名于当世 。曾任吴右监门卫将军 。历任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袁州(今湖南省宜春市)刺使 。瞻治军严明,将士听命 。李璟袭位后,使掌亲军 。在任寿州(今安徽省寿县)节度使时,适后周来攻,他坚强固守,终因营田副使孙羽等献城,而己又重病在身,不得已而降 。
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亲征南唐,战略目标是夺取南唐在淮南的领土,将其势力赶到长江以南 。周军首先进攻寿州(今安徽寿县),守将乃五代名将刘仁瞻,周军始终无法攻克 。周世宗派人招降刘仁瞻,只得到一串无情的耻笑 。但南唐援军却很不争气,均被周军击败 。首先是后周武信军节度使李重进在淮河大败唐军精锐"揵马脾",阵斩神武统军刘彦贞;之后赵匡胤在涡河口击败万余唐军,阵斩兵马都监何延锡等,然后兵至滁州 。南唐江州军节度使皇甫晖率15万大军驻守城北清流关,被击败后退入滁州城 。皇甫晖在城上喊话:"你我都是各为其主,不要那么拼命,你的砲弹打进来不好受,不如让点空间,让我出城列战如何?"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就同意了 。等皇甫晖列好阵后,赵匡胤纵马疾前,冲开唐军阵型,一刀砍中皇甫晖的脑袋!唐军大乱,皇甫晖被擒,周军进驻滁州 。当夜,赵弘殷所率援军赶到,在城下叫门 。赵匡胤在城上答道:"父子之间不可谓不亲,但我率兵驻城,现在是深夜,军情不明,不能开门 。"赵弘殷无奈 。只好在城外露宿,天亮后才被放进城 。
是的,正是这样的治军风格,才锻造出后来那支勇猛凌厉、纵横捭阖的铁血宋军 。
南唐的援军都被打掉,寿州成为孤城,但刘仁瞻坚守不让,周世宗也亲临一线指挥 。刘仁瞻见到周世宗伞盖,挽起强弓射去,射到周世宗面前仅数步 。左右连忙请周世宗退避,但周世宗毫不畏惧,竟然移步到刚才刘仁瞻射中处大喊道:"刘将军,刚才您没射中,现在我站近一点儿,请再射!"刘仁瞻也不客气,再一箭射去,竟然又只差数步!周世宗大笑道:"刘将军请继续射,箭射完了朕再给您送!"刘仁瞻大惊道:"难道他果然是真命天子?看来此城必破,我只有以死报国了!"说罢掷弓于地,仰天长啸 。虽然刘仁瞻已经明白天下大势已不属南唐,但仍然忠于职守,周军始终无法攻克寿州 。
唐军虽然不能解寿州之围,但也一直在努力增援 。唐中主之子齐王李景达集结禁军主力,准备收复扬州 。先前攻克并驻守扬州的周将韩令坤兵力不多,奏请弃守扬州 。周世宗不允,并令赵匡胤率两千侍卫亲军前往督战 。赵匡胤驻军六合,下令"扬州兵敢有过六合者,断其足!"韩令坤只好继续固守,并伺机出城与赵匡胤合兵,在六合大败李景达,斩首万级 。这下唐中主彻底无奈,派司空孙晟求和 。周世宗爱惜刘仁瞻的忠义,请孙晟到寿州城下劝降,孙晟一口答应,来到寿州城下,周世宗大喜 。
但孙晟一见到刘仁瞻就大喊道:"刘将军!你是大唐的忠臣,降敌会遗臭万年,不是您做得出来的事情 。现在固守在此城,已断无活路,不要再妄想活着回金陵见皇上了,尽忠死节吧!"刘仁瞻在城上听后痛哭流涕,身披甲胄向孙晟三叩而谢,再面向金陵方向叩首,誓要为唐天子尽忠死节!类似的故事又发生在七百年后,莱州城下的大明巡抚朱万年,假意为孔有德招降,却对城上喊出了永垂史册的四个字:"向我开炮!"儒家文明的传人从不通过侵略战崙的实惠来诱发战士的贪欲,但每当尽忠死节的时刻到来,儒家的精忠思想和武士的刚烈气度融合在一起,迸发出人类心灵深处的最强力量 。这种伟大的力量或许无法被某些轻视儒家的"尚武"人士所理解,但青史所载,却总能感动无数正义的人们,化为人类文明的精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