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的抗金名将吴玠:独立支撑着四川大后方

刘锜(1098年―1162年),字信叔,吴玠(1093—1139),字晋卿,德顺军陇干(今甘肃静宁)人 。
【默默无闻的抗金名将吴玠:独立支撑着四川大后方】 南宋初年,宋金战争十分频繁而激烈,在南宋王朝的内部又有投降和主战之争 。面对金人不断兴兵入侵中原的现实,吴阶力主抗战,并在抗金卫国战争中建树了重要功绩 。他在西北秦凤地区,在关中、巴蜀的咽喉地带上,在和尚原、仙人关两个要塞关隘上,坚持10年抗战,成为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而彪炳史册 。
吴玠少时沉毅,知兵善射 。北宋末年入伍从军 。靖康初年,西夏犯边,玠率百余人追击,斩获颇多,因其英勇晋升为第二副将,在军中初露锋芒 。建炎初,因战功累迁泾原路副总管 。
建炎二年(1128年),金兵西路军出大庆关(今陕西大荔县东),进犯陕西,直趋泾原 。吴玠受陕西制置史曲端之命率军迎击,一鼓击退金兵于青溪岭,后又奉命东进,收复华州(今陕西华县) 。翌年,吴玠升迁为忠州刺史,曾奉命镇压宋江余部起义军,直击首领史斌 。宣抚处置史张浚督巡川陕,闻吴氏兄弟勇略,十分器重,遂任命为统制 。四年(1130)秋,金兵大举进攻,江淮形势异常紧张,张浚为牵制金军,以减轻东南之压力,遂集结熙河路经略使刘锡、秦凤路经略使孙偓、泾原路经略使刘琦、环庆路经略使赵哲以及统制吴玠等“五路之师”于山西富平,令刘锡为统帅,欲与入陕金军决战 。玠入谏说:“兵以利动,此间一带平原,敌人多为骑兵,容易为其所乘,恐有害无利,应先居高阜,凭险为营,方保万全 。但众将认为“我众敌寡,苇泽亦可阻敌,纵有敌骑前来,无从驰骋,何必转徙高阜?”刘锡因众将意见不合,尚在迟疑之际,兀术却亲统金兵猝然而至,移土担柴,填泽铺路,霎时间泥淖被夷为平地,金骑纵辔而过,兀术与金将娄恃分左右两翼进攻宋营 。吴玠、刘琦身先士卒,接战左翼兀术,奋勇驰突,兀术部众虽经百战,亦不免少怯 。而战于右翼的赵哲却“擅离所部,将士望见尘起,惊遁,军遂大溃 。”这样,右翼之敌乘隙援应兀术,吴玠、刘琦因两面被夹击,腹背受敌而败阵 。
富平之战后,吴玠受命为都统制、整编残部,退至凤翔地区,与弟璘扼守大散关以东的和尚原(陕西宝鸡县西南),“积粟缮兵,列栅筑垒”,以死守之计 。绍兴元年(1131),金人没立自凤翔,乌鲁折合自大散关率数万骑两路会师和尚原 。玠仅以数千军卒驻防原上,敌众我寡,而且军储匮乏,是坚持抵抗,固守阵地,还是退入汉中以避敌锋,吴玠毫不犹豫地采取了前者,慷慨励士:“我在此,敌不敢越我而进,保住阵地,方保蜀地无虞 。”时乌鲁折合以劲骑先期进至北山,玠利用有利地形,分军两队,先率一队与金兵鏖战,至日中,双方均已疲惫,玠乃将休息的一队生力军投入战斗,宋军如虎添翼,奋勇冲杀,金军不支,伤亡甚众,败走数十里 。后三日,没立犯箭筈关,玠回师反击,没立立脚未稳,遂遭惨败 。
四太子兀术惊闻败报,震怒异常,亲督10万之众,进抵宝鸡一线,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企图打开入川门户 。大兵压境,军情险恶,吴玠恐其部下惊骇,遂召集将士,勉以忠义,“诸将感泣,歃血而誓,愿效死力” 。10月,金军对扼守和尚原的宋军发起攻击 。玠命诸将“选硬弓强弩与战,分番迭射”,“弩如雨注” 。同时又遣别将,从间道绕出敌后,断敌粮道 。再遣弟璘引骑兵3000设伏于原北的神岔沟 。果然不出吴玠所料,不数日金军因粮道被袭,退军至神岔沟,璘率兵夜袭,连破金营10余座,兀术身中流矢,“仅以身免,乘梯亟剔其须髯遁归”于燕山,派大将撒离喝留驻陕西,兵屯凤翔,与吴玠相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