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李陵的悲剧:无奈投降匈奴终生没有回到汉朝

凉秋九月 , 塞外草衰 。夜不能寐 , 侧耳远听 , 胡笳互动 , 牧马悲鸣 , 吟啸成群 , 边声四起 。晨坐听之 , 不觉泪下 。
《李陵答苏武书》
李陵何许人也?他乃是西汉将领李广之孙 。李陵擅长骑射 , 英勇善战 , 爱护士兵 , 人缘皆好 , 是汉朝一位不可多得的武将 。公元前99年秋天 , 李陵奉汉武帝之命 , 率兵出师匈奴 , 战斗打响之后 , 李陵又主动请求五千步卒 , 与匈奴八万军决死恶战 , 他以一当十 , 连战连捷 。原本 , 由将军路博德来接应他 , 结果 , 援兵未到 , 汉军被匈奴切断后路 , 弹尽粮绝 , 最后降服于匈奴军 。
抛开朝廷中一切恩怨不谈 , 单就其出兵以小制大的神奇战略效果 , 足可见李陵在战场上是如何英勇与顽强 。偏偏有人不认此账 , 从而断送了一个不可多得的武将的前途和梦想 。那个人就是当时的最高统帅汉武帝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报任安书》中提到 , 一开始 , 李陵激战正酣 , 没有战败的时候 , 公卿王侯频频举杯向皇上祝贺;过了几天 , 李陵战败 , 成了降敌 , 让皇上郁郁不乐 , 忧愁到了极点 。
对李陵这个人 , 作为当时朝廷中书令的司马迁 , 抱着实话实说的态度 , 向皇帝阐明自己的态度:“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 , 能得人之死力 , 虽古之名将 , 不能过也 。身虽陷败 , 彼观其意 , 且欲得其当而报汉 。”岂料这一说法 , 让皇帝和周围那些嫉妒李陵的小人大为不满 , 于是 , 司马迁招来了大祸 , 下狱、遭腐刑 , 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残害 。
【名将李陵的悲剧:无奈投降匈奴终生没有回到汉朝】
李陵迫降于匈奴之后 , 有好友苏武来匈奴规劝李陵 , 让他重归于汉朝 , 可是 , 李陵面对的是一个异常痛苦的现实:一是因自己而受株连的家室下狱后全被杀掉;二是苏武曾经也是国家的有功之臣 , 回归汉朝之后 , 享受的也只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的薄禄 , 西汉王朝对于冒着风雪 , 手持汉节 , 宁肯在漠北放羊也不投降的苏武 , 也不怎么厚道 。
纵观朝廷处事的种种不公后 , 李陵终心死绝望 。他彻底回不去了 , 想重新报效朝廷 , 却找不到回家的路;他想重回故里 , 却见不到家园的曙光 。心意迷乱之时 , 他挥笔写下了《李陵答苏武书》 , 字字声声皆为血与泪的控诉 。李陵晚不能寐 , 听着牧马嘶鸣 , 边声四起 , 胡笳声声 , 为之堕泪 , 一名曾经战果辉煌的大将“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苦滋味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李陵心中早已有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态度 , 所以 , 就算是蒙受了天大的冤屈 , 他也没有走上自杀之路 , 而是隔岸观火 。从此 , 他由疆场的勇者转变成了一位观火的智者 。
假如汉武帝能理解李陵当时的一片心境 , 假如他采纳了书中令司马迁的真情真言 , 李陵一定会重归于汉朝 , 因为天性忠诚于国家的他 , 报效汉朝才是其真正的归途之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