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之智是有用还是无用?

导读:吴用是个教书先生,却愿意使枪弄棒,结交的人物也是晁盖、三阮之类的人 。公孙胜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晁盖只介绍了他叫吴用,而公孙胜却知道他叫加亮,这说明这个人在江湖上有些名气 。吴用外号智多星,说明他有智慧;这个人的字是加亮,会让人联想到那个智慧的化身诸葛亮 。但是,这个人的名字又叫做吴用,从读音再到他的结局,这又会让人联想到“无用” 。那么,吴用这个智多星的智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吴用有很多失误的地方
吴用出场展现智慧的是智取生辰纲,围绕这一事件,吴用巧舌如簧,说服了三阮加入了晁盖的抢劫队伍 。整个抢劫计划也是吴用具体制定的,所以这书回题目也是《吴用智取生辰纲》,而不是晁盖 。在实际的打劫过程中,吴用只用了两桶酒,一包药就实现了打劫目的,的确是智谋非同寻常 。劫得十万生辰纲不杀对方一人,不伤自己一个,也确实是智慧的结果 。再看黄泥岗上演绎的故事,那更是精彩纷呈,让人看了一个眼花缭乱 。不过,凡事都有个比较,就像俗话所说的那样:“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如果把吴用的打劫和去年相比,这成色可就差远了 。晁盖等人所以要劫取生辰纲,除了说这是不义之财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年的生辰纲也被人打劫而去,并且丝毫没有下落 。
去年的生辰纲给人打劫了去,书中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交代 。刘唐对晁盖说:“去年也曾送十万贯金珠宝贝,来到半路里,不知被谁人打劫了,至今也无捉处 。”梁中书也说过:“上年费了十万贯收买金珠宝贝,送上东京去,只因用人不着,半路被贼人劫将去了,至今未获 。”去年是什么人、用的什么方式、在什么地方打劫?这些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人家不但打劫成功,而且是来无踪去无影,不管是梁中书还是其他人,都不知道他们到底是谁 。两相比较,就劫取生辰纲事件本身来说,这次打劫还真不如去年的人 。再进一步说,去年打劫的人是智取的还是力取的?假如是智取的,那这个打劫的人肯定比吴用智谋高;如果是力取的,那吴用的智和人家的力比起来可真是没用 。吴用的另一次重大失误是救宋江 。
宋江在浔阳楼上写了反诗,被黄文炳告发 。知府蔡九要请示老爹蔡京,是把宋江解到京城还是就地斩首?这差事落到戴宗头上,戴宗路过梁山,却被朱贵引上梁山泊 。听说宋江吃了官司,晁盖“便要启请众头领点了人马,下山去打江州,救取宋三郎上山” 。吴用拦住了晁盖,自认为“略施小计”,就能救宋江性命 。这个计策就是:“写一封假回书”,让把宋江押解到京城处决 。在押解的途中,将宋江救下 。为了这封造假的书信,吴用又把济州城里的两大高手——圣手书生萧让和玉臂匠金大坚赚上了梁山 。只可惜,又是百密一疏,戴宗带回去的这封精心设计的书信又被黄文炳识破,不仅差一点儿让宋江速死,还差一点儿搭上戴宗性命 。吴用那个洋洋得意没过多久,马上发现了问题,要救宋江,还是得靠晁盖那个毫无计谋成分的办法,强取 。
或者说,生辰纲事发是因为白胜,假书被识破是因为印鉴,而这两件事都是晁盖提出来的 。但是,晁盖提出来以后,吴用并没有丝毫犹豫,马上就做了相一致的决定 。说到白胜,吴用说的是,“自有用他处” 。说到印鉴,吴用说的是:“亦思量在肚里了 。”再说,前一件事在于后续安排不当,让白胜早早暴露;后一件事情是一个细节问题,这不是一个“领导”和粗人该关心的事情,责任完全在吴用 。也就是说,这种失误,完全是吴用的失误 。
吴用最大的“智”就是实现了晁盖和宋江政权的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