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智多星吴用之智是有用还是无用?( 二 )


宋江上梁山以后,很快就实现了势力的扩张,这也让他能够在无声无息中实现了架空晁盖 。宋江掌握了梁山军队的指挥权以后,吴用的智慧也得到了一些体现,如利用孙立打入祝家庄,让时迁盗甲赚取徐宁上山、赚金铃吊挂、赚卢俊义上梁山等等,但这些事情更多的是体现了宋江和吴用两人的配合,吴用更多的是处在一个具体执行者的角色 。当然了,执行者也必须有一定的智慧,泛泛之辈进入不了宋江的法眼 。而这些智慧的运用,也让梁山打了胜仗,减少了损失,让宋江积攒了“功劳”,达到目的 。但是,吴用所以能够被宋江赏识,关键在于他主动投向了宋江,在成功架空晁盖以后,又实现了晁盖和宋江政权的平稳过渡 。
宋江被发配江州,晁盖分四路人马沿路等候,见到宋江就把他请上梁山来 。刘唐接到了宋江,要杀了公人,宋江以自杀相逼,刘唐只得让他和吴用去说 。花荣要给他打开枷锁,他说这是朝廷法度,动不得 。吴用说:“我知兄长的意了 。”当吴用说,“这个容易,只不留兄长在山寨便了 。”宋江紧接着就说:“只有先生知我的意 。” 宋江被晁盖从江州法场上救上山,在排定座次的时候,宋江说是一般旧头领到左边坐,新头领到右边坐 。结果是左边只有九人,而右边却是二十七人 。吴用看出了宋江的势力和野心,从此以后,吴用时时站在宋江一边,只要宋江说出来拦截晁盖的话,吴用马上会说,“公明哥哥说的是” 。最近有一个相声段子,说西游记里的沙和尚只有一句话,“大师兄说得对”!吴用虽然不是沙僧般木讷,但晁盖在世时,吴用的确是这句话说得最多 。从宋江来说,下面一般的头领他已经控制多数,要架空晁盖,缺少的只有决策集团内部人员的支持,吴用的倒向,正是他所最需要的 。
公孙胜也是宋江政权的核心成员,但他在拥戴宋江的表现上和吴用不一样 。公孙胜也看出了宋江的野心和势力,借口回家探望老母,来了个一去不归 。当宋江去请他的时候,公孙胜避而不见,弄得戴宗空跑一趟 。第二次,宋江有难,第二次派人去请,公孙胜还是不见,当李逵吓唬他的老母,刀“劈了”他的恩师以后,公孙胜反而跟着回到了梁山,岂不是咄咄怪事?实际上,公孙胜并不是敬酒不吃吃罚酒,而是他看到了宋江是真心用他,而这时候回去正可以给宋江显一显本事,让宋江知道,这个第四把交椅他是坐得起的 。在疏离晁盖选择倒向宋江一事上,公孙胜是待价而沽,吴用是主动而为,这就是公孙胜和吴用的区别 。尽管如此,能够帮助宋江顺利实现掌握梁山泊大权,也的确表现了吴用的“智” 。
吴用最大的“智”在于懂得宋江的意
晁盖死后,宋江坐上了梁山泊第一把交椅,这招安一事也列入了议事日程 。但是,宋江的招安并不完全得人心,当重阳节宋江吟诗说到招安时,武松跳了起来,说“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 。”李逵更是把桌子踢碎 。但是,后来这招安还是实现了,究其原因,除了这是梁山泊的重要选项之外,吴用的平衡作用也至关重要 。陈宗善招安那回,宋江一听说就高兴的忘乎所以,吴用却劝解他说:“……这番必然招安不成;纵使招安,也看得俺们如草芥 。”林冲、关胜、徐宁也都表达了各自的忧虑,而宋江却要弟兄们“休要疑心” 。吴用一方面按照宋江的吩咐安排接诏书,一方面做好了不测的准备 。济州府招安,宋江听到消息,表现是“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卢俊义却劝宋江不要前去 。宋江执意要去接诏书,吴用一方面劝大家不要疑心,一方面做了严密的准备 。当“天使”宣读诏书念到“除宋江”,其他人一概免罪的时候,吴用便对着花荣说:“将军听得么?”花荣张弓搭箭,射死天使,众好汉这才保护宋江离开,免遭进城被擒 。官军追出城来,又被吴用安排的人马杀了个心惊胆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