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中到底有没有英雄?

导读:《水浒传》写了梁山上的好汉,聚众结义,最后凑齐了一百零八个,正好是天罡地煞之数 。这些人,有的人称之为一百零八将,有的人称之为一百零八条好汉 。这两种说法争议不大,众将中虽然有不能跨马挥刀之人,但皇帝招安他们去征辽国,打方腊,一众都上了前线,称之为将没有问题 。英雄可以称为好汉,绿林强盗也可以称为好汉,所以,统称他们为好汉也没有问题 。
问题在于“英雄” 。本来这不是个问题,施耐庵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就是把他们写成是英雄,比如第七十一回的题目就是《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把他们一个不落全部罗列在英雄行列 。在过去的民间,人们也认可这个英雄,比如说根据《水浒传》改编的一些剧目、话本,都把他们称之为英雄 。具体到一个人,比如说那个武松,人们说起来都是“英雄武二郎”、“打虎英雄”,民间谁不把他当作英雄看待!
只是近来有问题了,这些人杀人越货,聚众抢劫,哪一个获取的都是正义之财?有多少人手上不是沾着血?他们能称得上是英雄吗?更有甚者,有关评论《水浒传》的文章,只要出现“英雄”两个字,就必定会招致非议,诘难一下还是好的,臭骂一顿也是不商量 。对于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本来不算什么,对于一部历史名著(是不是“四大名著”不在此讨论)有各自的解读也属正常,但对于一部书前后反差如此之大,却的确是个问题 。那么,梁山好汉当中到底有没有英雄呢?
要说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英雄的标准是什么?大概有这样一些解释:见识、才能或者作为非凡的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为国家和人民不怕牺牲并做出过贡献的人 。结合着《水浒传》中特定的条件和现代人的感受,我们还可以附加上一些条件,比如这个人不能够滥杀无辜、欺男霸女、获取不义之财等 。当然,主件具备一条即可,附件具备一条即不可 。按照这样的标准,让我们看看水浒传中有没有英雄 。
晁盖
晁盖是郓城县东溪村的保正,家境富裕,但是他却仗义疏财,爱结交好汉,还善于资助人 。他力大无穷,两个村曾经为镇压水鬼凿了一座宝塔,他独自一人把宝塔从西村搬到东村,因此得了一个“托塔天王”的名号 。刘唐打听到河北大名府留守梁中书要给丈人蔡京过生日送礼,就是所谓的生辰纲,特意从东潞洲赶来,要把这套“富贵”送给他 。刘唐在灵官庙里睡着了,被雷横捉住,因为天还早,雷横把他押到了晁盖庄子上 。晁盖把刘唐救了下来,为此还搭上了十两银子 。这件事情,从雷横来说有点儿滥用职权“吃、拿、卡、要”,仅仅看人家不像“良善君子”就把人捉了起来 。而晁盖是了解雷横这种乱用权力以权谋私之人的,因此上他要出来看一看 。最初,他不知道刘唐是来找自己的,这种事情他本可以不管 。
刘唐说的这套富贵是生辰纲,当吴用、公孙胜来到后,几个人一商量,晁盖马上决定把它夺过来 。晁盖家里不缺钱,起码自己过的日子很惬意,但这是不义之财,应该把它夺过来,不能把它留在贪官污吏手里供其挥霍 。虽然说,晁盖夺取生辰纲有其他原因,得手后也没有分给老百姓,但这种不让贪官污吏为所欲为的行为,的确值得当时的人们所称道,这也是他上梁山后被林冲拥戴的原因之一 。劫取生辰纲事发,东溪村住不得了 。在安排逃离庄子时,晁盖让武功好的刘唐和吴用先走,他自己则选择了断后,也这是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当他从后门里杀出来的时候,大喊一声:“当吾者死” 。那是何等的气魄!当追捕的官军追到石碣村的时候,晁盖再一次安排刘唐、吴用先走,而这时候,前来追捕的是济州来的官军,不再是朱仝、雷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