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寿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匠心别具
以画竹闻名的画坛名家屡见不鲜 , 但董寿平的风格迥异 , 匠心别具 。素有文同之挺劲 , 顾安之谨严 , 夏仲昭之繁盛 , 李方膺之简约 , 郑板桥之清癯 , 石涛之质朴 , 虽然他们各自风格整体面貌不同 , 但仔细揣度 , 其中尚有前人成法可寻 , 遗迹可踪 。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 , 很难确切地说出它的渊源出处 , 但其风格鲜明 , 且不悖古法 。艺术创作有 "胸有成竹" 之说 , 董寿平对此有其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 , 创作之始 。目视一张白纸 , 胸中自有布局 , 这便是 "胸有成竹" 。但当第一笔落下 , 画家则应 "胸无成竹" , 而后便因势利导 , 顺其自然 , 不被其成竹所束缚 , 而应尽情抒写胸中之意 , 一气呵成 。所以 , 美术界称董寿平的竹子为 “寿平竹” 是恰如其分、确有道理的 。
两种意义
古人把画竹称为 “写竹” 。一个 “写” 字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画竹的用笔形式与中国书法最为接近 , 没有扎实的书法功底不可能把竹子画好 。欣赏董寿平笔下的竹子 , 一个 “力” 字贯穿始终 , 充弥于整个画面 。无论是顶天立地的长竽还是画中局部的末节枝梢 , 都充满着力量 , 那种斩钉截铁般的笔力 , 足见他在书法上的超然功力 。这幅《墨竹图》虽然属于纨扇类小品 , 但每一笔都是那样沉稳扎实 , 没有丝毫的犹豫马虎 。即使是淡墨勾勒的竹梢 , 也是挺拔劲健 , 英姿勃发 。起笔行笔 , 俨然是在写字 。董寿平画竹 , 是对赵孟頫说的 “写竹还须八法通” 最好的诠释 。
哲学理念
【董寿平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董寿平在青年时代从艺开始 , 便养成了半日读书 , 半日作画的习惯 , 他博览群书 , 有渊博的学识 , 曾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后研究东方哲学 , 善于将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与现代表现技法相结合 。所以 , 他的作品布局章法富有哲理 , 蕴含着深邃的东方传统哲学理念 。他能够将诸如干湿、疏密、长短、浓淡种种对立的矛盾有机地统一起来 , 和谐地表现 在一幅作品中 , 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 。画竹的过程就是如何将具象美与抽象美和谐统一的过程 , 也就是画家本身与所画之竹融为一体的过程 。人即是竹 , 竹即是人 , 要做到入画竹、竹化人 。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成为董寿平作品鲜明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