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口雌黄的由来是什么?信口雌黄的主人公是谁

估计大家对“信口雌黄”这个词不陌生 , 看到不合事实 , 随意或妄自的评论 , 一句”信口雌黄“ , 言简意赅 , 却准确犀利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
不过 , 这一说法的缘由就就鲜为人知了 。它源于《晋书·王衍传》 。一提到魏晋时期 , 人们总会想到魏晋风度 , 在那个战乱的时代——鼎立的魏蜀吴三国间的硝烟尚未消失殆尽 , 多国的战乱又紧跟其后 , 在经世和玄谈之间 , 很多学者往往选择后者 , 造就了大批的名士 , 东晋王衍就是其中一位 。
【信口雌黄的由来是什么?信口雌黄的主人公是谁】年少气盛之时 , 王衍喜欢连横合纵的游说之术 , 然而在各国纷争造成的尖锐矛盾的时势下 , 这位名士渐渐不再谈论世事 , 只是吟咏诗赋 , 每天谈论老庄的学说以避世 , 然而 , 一人之力 , 又怎么避得开?最终他没逃过死在石勒的铁骑之下的命运 , 当然这是后话 。
这位有名的清谈家 , 最喜欢清谈玄说 , 每天都在谈 。但是经常前后矛盾 , 漏洞百出 , 即使当别人指出他的错误或者提出质疑时 , 他也满不在乎 , 常常不假思索便随口更改 。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 。这就是这则成语的来源 。
那为什么形容一个人胡说八道 , 会提到雌黄这两种矿物呢?
雌黄 , 也称鸡冠石 , 是一种黄色的矿物 , 常常用作颜料 。古时候的人习惯用黄纸写字 , 写错了的时候就会用雌黄涂抹盖住有误之处 , 然后再改正 。与此对应——信口雌黄有”随意更改不正确或者不恰当的言论“之意 。这就解释得通了 。
除了”涂改液“的功能 , 雌黄还有药用功能:不但可以研磨成粉末状 , 用以外敷 , 还可以内服 , 制作成药丸或者散服 。雌黄一般用来对付疥癣 , 恶疮 , 如果遇到蛇虫咬伤 , 也能拿雌黄来应付伤口 。
雌黄
雄黄
和”阴阳“一样 , ”雌雄“也是难分难舍的一对 , 说到雌黄 , 就不得不提一下雄黄 。据记载 , 雌黄常与雄黄共生 , 因为被称为“鸳鸯矿物” 。要知道 , 它们两者一旦结合 , 可以提取出一种剧毒——砒霜 。和雌黄一样 , 雄黄也是一种矿物质 , 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 , 并含有汞 , 有毒 。
在我国 , 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雄黄和雌黄的功效并加以利用 。最早的记载当属《淮南万毕术》 , “夜烧雌黄 , 水虫成列” , 大意就是点燃雌黄烧起来之后冒出的烟可以使虫子致死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 , 让古人觉得雌黄、雄黄可以辟邪、预防瘟疫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从前在长江流域流行着“五月五”端午节 , 有”雄黄烧酒过端午”的习俗 。大家都期冀这一做法可以驱灾保平安 , 成为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 。
另外 , 在《白蛇传》中 , 将白娘子逼出原形的也是雄黄酒 , 由此看来 , 雄黄酒被大家赋予了另一延展功能——驱妖辟邪 。看到这里 , 大家不免想一睹雄黄面目了 , 这么多功效 , 这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神物”?其实一点都不神秘 , 牛黄解毒片 , 这个我们大部分人都用过来治疗内火过盛的黄色小药片中就有雄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