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画平面构成作业及图片?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及技巧


怎样画平面构成作业及图片?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及技巧

文章插图
新手总结:结构图的划分有两种方式:按“梁柱表法”绘制时 , 每层的结构图可分为模板图和板配筋图(当结构图计划不太复杂 , 可以组合成一张图);按“平法”绘制时 , 每层的结构平面需分为墙柱定位图、各种结构构件的平法施工图(模板图、楼板配筋图、梁、柱、剪力墙、地下室)侧壁)加固图等) 。
各层的“模板图”和“板筋图”可按照本节介绍的方法进行绘制 。
⒈尺寸线标注:
通常分为结构面整体尺寸线、柱网尺寸线、构件定位尺寸线、细部尺寸线等 , 标注要求同上 。
⒉梁、柱、剪力墙等构件平面图的绘制方法:
原则是从板子的顶部切下来 , 往下看 。对可见组件边缘使用细实线 , 对不可见组件使用虚线 。被切割的承重结构部分应涂成黑色 。
与梁板整体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构件 , 如窗顶装饰线、花池、天沟、屋面女儿墙等 , 必须在结构图中表现出来 。组件的大样图应该有索引 。
对于平面内的凹部(如凹面马桶、孔洞等) , 用影线法表示 , 用红铅笔在图纸背面轻轻画上影线部分 。如有凹板 , 应标明其相对标高和板号 。
楼梯间楼层的平台梁板应包含在楼层结构平面图中 。楼梯截面楼板和层间平台用相交的细实线表示 , 并写上“梯间”字样 。
⒊绘制顺序:
一般按底筋、筋、筋量、负筋长度、板号符号、板号、框架梁号、次梁号、剪力墙号、柱号的顺序进行 。
p>
楼板底部和表面的钢筋用粗实线表示 , 应画在楼板的1/3处 。文字用绘图笔书写 , 字号要统一(有数字模板) 。受位置限制时 , 可跨光束线书写 , 以能看清楚者为准 。所有线段都不能徒手画 。
双向板和单向板用表示力传递方向的符号和板号表示 。
板厚应标注在板号下方 。当大部分板材厚度相同时 , 只能标注特殊板材厚度 , 其余在本图中用文字说明 。
在每层的模板图纸中 , 应标明所有构件(楼板、框架梁、次梁、剪力墙、柱)的编号 , 不得因对称等原因而省略标号 。
p>
门楣 (GL) 应在门楣上方的平面图中注明 。
从立柱上的梁(LZ)看小立柱的定位尺寸 , 并说明方法 。
怎样画平面构成作业及图片?结构平面图绘制的要点总结及技巧

文章插图
⒋底筋的画法
在结构图中 , 相同板号的板子只能画出一块板子的底筋(要注意在图纸左下角最先出现的板子上) , 其余的应标有板号 。
一般不用标明底筋的长度 。画图时要注意挂钩的方向 , 挂钩要伸入支架内 。
常用的加强筋如φ6@200、φ8@200、φ10@200可以简写 , 结合结构的一般描述使用 。
分布筋只在结构概述中标明 , 图中未标明 。
⒌负肋的画法
同一车牌号组合的支撑负肋只需要绘制一次 。如果某块板的支座另一侧有两块小板 , 则只按大板布置负配筋 。
当楼板跨中无负弯矩时 , 负钢筋可从支座边缘延伸至L0/3(活载大于3倍恒载)和L0/ 4(活载不大于板的3倍恒载) , 或L0/5(端部支撑) 。L0 是两个相邻跨度之间较大的净跨度 。双向板两个受力方向的支座负配筋长度取短跨度的1/4 。钢筋的长度应与梁宽相加 , 取50mm的倍数 。当楼板跨度可能出现负弯矩时 , 楼板表面负钢筋宜采用直通钢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