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一生做了两件很有名的事情 。一是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二是自唐玄宗之后封禅于泰山 。
不过,这两件事情似乎都不那么光彩?
宋真宗执政25年,当然还是干了不少的实事 。他本人受过良好的皇家教育,爱好诗歌文学,书法水平颇高 。他注重发展教育事业,广招知识分子,鼓励天下读书人积极参加科举考试 。为此,他还亲自写了一首诗《励学篇》: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文章插图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
一千多年来,这首诗流传得很广,其中“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传得家喻户晓 。无数少年郎在这首诗的激励下,勤奋读书,成就了自己的“小目标” 。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文章插图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文章插图
“千钟粟”“黄金屋”都好理解,分别代指保证温饱的粮食、成就富贵的金钱,“颜如玉”又是谁呢?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颜如玉出自《昭明文选》收录的一组汉朝五言诗歌《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有19首诗歌,其中,第12首《东城高且长》提到了颜如玉: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沈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文章插图
诗歌写到了一名游子在洛阳的东城门外游览,因为心情的不爽,导致所闻所见都一幅凄凉景象 。后来,他梦见了一位叫颜如玉的佳人,正坐在自己家里 。当然,这一切都是幻梦,都是泡影 。游子从幻梦和泡影中醒来,更觉凄怆和痛苦 。
显而易见,颜如玉并不是某个具体女子的名字,而是世间年轻美丽女子的泛指 。宋真宗将颜如玉写到《励学篇》里,表示读书的重要和功效——只要愿意勤奋读书,金银财宝会有的,美丽女子会有的 。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文章插图
宋真宗的这首《励学篇》让颜如玉更加有名 。清朝文学家蒲松龄在创作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时,就根据“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句话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了一篇题目为《书痴》的短篇小说 。
《书痴》写的是一个叫郎玉柱的年轻人,家里非常贫穷,却痴迷于读书,昼夜苦读,四季不断,年龄到二三十岁了,也不肯像其他人一样娶妻 。其实,郎玉柱读书并不是为了读书,而是真的相信书中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 。大家都嘲笑他,把他当不文明用语一样看待 。
一文详解其含义及典故出处  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意思和出处

文章插图
没想到,真的有一名叫颜如玉的美丽女子从书中走出来,陪伴郎玉柱读书 。两人产生了情愫,还生了一个男孩 。
这件事无意之间传出去后,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县令史某的耳朵里 。史某派衙役去捉拿郎玉柱和颜如玉,颜如玉逃跑了,郎玉柱则被打得死去活来,满屋子的书也被史县令烧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