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钧( 九 )


祖母:(追尊)孝恪皇后杜氏 。
父亲:明穆宗朱载垕 。
生母:李贵妃,李彩凤,神宗即位,尊称慈圣皇太后 。死后謚曰“孝定贞纯钦仁端肃弼天祚圣皇太后” 。
兄弟长兄:朱翊釴,早亡 。
次兄:朱翊钤,早亡 。
四弟:朱翊镠,封潞王,与神宗同母 。
后妃皇后孝端显皇后王氏(1564年—1620):神宗原配,名王喜姐,謚孝端贞恪庄惠仁明媲天毓圣显皇后 。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1611):謚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
皇贵妃郑贵妃(1565—1630),崇祯三年(1630)七月薨,謚曰恭恪惠荣和靖皇贵妃 。
李贵妃(?—1597),即李敬妃,万曆二十五年(1597)三月二十一日病薨 。
妃刘昭妃(1557年—1642),万曆六年选美入宫的三人之一 。
杨宜妃(?—1581),万曆六年选美入宫的三人之一 。
周端妃,万曆十年(1582)选美入宫的“九嫔”之一 。
荣妃王氏(?—1591),万曆十年(1582)选美入宫的“九嫔”之一 。
顺妃常氏(?—1594),原是宫女,万曆十一年封顺妃 。
顺妃李氏(?—1623),万曆三十二年(1604)八月册封顺妃 。
德妃许氏(?—1602),万曆十四年册封为德妃,无出 。
王僖妃(?—1589),本为低级妃嫔,无出 。
嫔李德嫔(1567年—1628)“九嫔”之一 。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生有四位公主 。
魏慎嫔(1567年—1606)“九嫔”之一 。大名府魏县人,父锦衣卫正千户魏承志 。
邵敬嫔(?—1606)“九嫔”之一 。直隶扬州府泰州人,父锦衣卫正千户邵名 。
张顺嫔(1567年—1588)“九嫔”之一 。河南开封府大康县人,父张榛授锦衣卫正千户 。
梁和嫔(1562年—1643)“九嫔”之一 。河南归德府人,父锦衣卫正千户梁慎 。
李荣嫔(1568年—1626)“九嫔”之一 。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父李山授锦衣卫衣左所正千户 。
耿悼嫔(1568年—1589)估计是宫女进封的 。直隶保定府安肃县人,父耿大享,母王氏 。
子女皇子

    长子朱常洛,明光宗,母孝靖皇后王氏 。
    次子朱常漵,邠哀王,母郑皇贵妃(一说为常顺妃),甫生即死 。
    三子朱常洵,福忠王,母郑皇贵妃 。
    四子朱常治,沅怀王,母郑皇贵妃,早夭 。
    五子朱常浩,瑞王,母周端妃 。
    六子朱常润,惠王,母李皇贵妃 。
    七子朱常瀛,桂端王,母李皇贵妃 。
    八子朱常溥,永思王,母李顺妃,早夭 。
公主
    长女荣昌公主朱轩媖,神宗第一女,母孝端皇后王喜姐 。
    次女云和公主朱轩姝,神宗第二女,母郑皇贵妃 。
    三女静乐公主朱轩妫,神宗第三女,母荣妃 。
    四女云梦公主朱轩嫄,神宗第四女,母孝靖皇后王氏 。
    五女仙居公主朱轩姞,神宗第五女,母李德嫔 。
    六女灵丘公主朱轩姚,神宗第六女,母郑皇贵妃(一说为李德嫔) 。
    七女寿宁公主朱轩媁,神宗第七女,母郑皇贵妃,二十七年下嫁冉兴让 。
    八女泰顺公主朱轩姬,神宗第八女,母李德嫔 。
    九女香山公主朱轩嬁,神宗第九女,母李德嫔,
    十女天台公主朱轩媺,神宗第十女,母李顺妃 。
史书记载《明史·卷二十·本纪第二十》
《明史·卷二十一·本纪第二十一》
《明实录·神宗卷》
人物争议参见词条:万曆怠政后人认为明朝的灭亡,万曆帝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史学家也认为正是由于万曆帝的怠政,才导致明朝灭亡 。当然,万曆他的身体很差是他懒惰原因 。考古工作者发掘埋葬万曆的墓穴发现,“无论是棺内万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而万曆帝对大臣的指责他也解释说自己身体不好 。这样的身体条件,严重地妨碍到了他出席各项活动,他也就因此背负上了“怠政”的恶名 。陵寝墓地明神宗朱翊钧死后葬于明定陵 。定陵位于北京昌平区,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徵意义 。定陵早在万曆帝生前就开始建设,万曆十二年(1584)开工,历时6年方完成,耗银八百万两 。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启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 。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 。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 。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 。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 。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 。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 。1958年,在夏鼐亲自指导下进行的明定陵发掘,历时两年多顺利结束 。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画、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玉器、金器等文物 。然而,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的丝织品变硬腐化,三口金丝楠木精製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曆帝后的尸骨也在“文革”前后被红卫兵和革命干部遗弃及毁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