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米炖官燕


葛仙米炖官燕

文章插图
葛仙米炖官燕【葛仙米炖官燕】在湖北鄂西山区鹤峯县,有个叫走马坪的小山村,出产一种至今鲜为人知的稀世山珍葛仙米 。每年仲春,这里男女老少不顾春寒冷冻,成群结队挽着裤管,赤着双脚下到腊水田(冬泡田)里,用吓筢(一种漏水篾器)采捞一种沉在水底、色墨绿、形似珍珠的葛仙米 。
基本介绍中文名:葛仙米炖官燕
功 效:清热明目
主 治:治目赤红肿,夜盲症,烫伤
拼 音:GEXIANMI
当地人把刚采捞的葛仙米,用流水漂去杂物,然后摊晒成乾品 。每逢过节或家有婚嫁喜事儿,或贵客临门时,取少许用温水浸泡,使之复现原形,玲珑剔透,色绿粒圆,酷似珍珠,与鲜品无异 。这时取需量沥去清水,或蒸或烹,或汤或炒不拘,喜甜配糖,喜鹹调盐,或佐以葱蒜,色香味形一体,其味鲜美绝伦 。如今已成上海松月楼素菜馆的山珍名菜 。葛仙米,古名天仙菜、天仙米,俗称田木耳或水木耳,属藻类蓝藻纲、念珠科,传说东晋道学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隐居南土时,曾途经鹤峰走马坪采天仙米为食,食而疗疾 。后来葛洪入朝以此献给皇上,体弱太子食用后病除体壮,皇感葛洪之功,随将天仙米赐名“葛仙米” 。据《鹤峰州志》乾隆六年记载:“葛仙米出产距州城(鹤峰古时曾称鹤峰州)百余里,大岩关外(即走马坪)水田内遍地皆生,色绿颗圆,颇称佳品” 。鹤峰走马葛仙米曾在六十年代初成为国际市场抢手货 。1986年,武汉食品研究所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研究,惊奇地发现葛仙米营养价值较高,评价葛仙米营养价值称:人体8种必需的胺基酸,葛仙米含有7种,乾物质总蛋白含量高达5256%,维生素C含量接近鲜枣,比号称水果之王的中华猕猴桃高23倍以上,比山楂高5倍多,比柑橘高15倍 。维生素B1和B2也比一般菌藻类高得多,还含有钙、钾、铁、锶等人体必需的重要元素 。《全国中草药彙编》一书介绍,葛仙米性寒,有清热、收敛、益气、明目之功效,主治夜盲症、脱肛,外用可治烧伤、烫伤 。其药用价值显而易见 。葛仙米无根无叶、无花无果,如何繁育、引种、高产,至今是谜也是难题 。据中科院武汉水生物研究所黎尚豪教授多次到鹤峰走马坪考察后的报告称:“鹤峰葛仙米在世界範围内,仅非洲11亩地,产量甚微,中国湖北襄樊地区仅有7分地 。然而湖北鹤峰走马坪有万亩之产地,且产量之高,实属世界罕见” 。据有关资料表明,鹤峰走马坪适宜生长葛仙米的面积有11940亩,常年产量2.5万公斤乾品 。1993年开始办起了葛仙米开发公司,由于受资金、技术的限制,每年只能少量生产精品1500公斤左右,成为上海、广州、武汉等地客商的抢手货 。葛仙米营养丰富,是宴席佳品,含有十五种胺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其它自然食品不及而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Mn、Ca、Zn、Fe、P等矿物质成分 。食用时乾鲜宜煮,糖盐可调,蒸、炒、汤不拘,其味鲜美 。《本草纲目》赞葛仙米为“肥绝佳食” 。此外,葛仙米还有药用保健功能,据《全国中草药彙编》介绍,葛仙米“性寒、味淡,可以消火,收敛、益气、明目,主治夜盲症、脱肛;外用可治烧伤、烫伤及护肤美容等” 。恩施州鹤峯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这里适宜葛仙米生长的水田、池沼达670公顷,因葛仙米生长对其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阳光、经纬度、海拔等)要求极高,当今世界上仅非洲有极少量发现 。葛仙米不愧是世界上真正罕见的神品 。【药 名】:葛仙米【来 源】:为藻类植物药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性味归经】:甘淡,寒 。①《纲目拾遗》: "性寒,味甘爽 。"②《陕西中草药》: "味淡,性寒 。"肝经【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两 。外用:研粉调敷 。【别 名】:地耳、地踏菇、鼻涕肉(《野菜博录》)、天仙菜、天仙米(《纲目拾遗》)、地软、地木耳(《陕西中草药》)【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我国西南及西北各地 。【药材的採收与储藏】:夏、秋雨后採收,洗净,晒乾 。【拉丁名】:葛仙米 Nostoc commune Vauch.【考 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①《梧州府志》:"葛仙米,出勾漏草泽间 。採得曝乾,仍渍以水,可作羹入馔,味甚鲜 。原非谷属,而以象形,故称米尔 。"②《纲目拾遗》:"葛仙米,生湖、广沿溪山穴中石上,遇大雨沖开穴口,此米随流而出","初取时如小鲜木耳,紫绿色,以醋拌之,肥脆可食,乾则以水浸之,与肉同煮,作木真味 。性寒不宜多食 。四川亦有之,必遇水沖乃得,岁不常有 。他如深山背阴处大雨后,石上亦间生,然形质甚薄,见日即化,或乾如纸,不可食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