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燕窝


毒燕窝

文章插图
毒燕窝【毒燕窝】2011年8月15日公布的一项抽检结果,让人大惊失色 。浙江省工商部门近日在流通领域食品质量例行抽检中发现,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严重超标 。据初步调查,目前浙江市场上销售的血燕产品主要源自马来西亚等国家 。
基本介绍中文名:毒燕窝
时间:2011年8月15日
地点:浙江省
类别:案例事件
问题的出现市场检出问题血燕我国的饮食文化素有“以形补形”之说,认为形态性状与自身相近的食物有相应的补益作用,血燕因外形鲜红如血,又传说是金丝燕吐血凝结而成,历来被当做益气补血的佳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随着养生滋补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滋补佳品的燕窝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在人们的观念中,血燕是燕窝中的极品,因而受到热捧 。然而,目前市场上燕窝产品良莠不齐 。日前,针对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抽检中发现的血燕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问题,浙江省工商机关集中开展了燕窝市场血燕产品专项清查行动 。截至目前,已经出具检测报告303批次,检测结果显示,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高 。据浙江省工商局披露,此次收检涉及全浙江省各零售店问题血燕达20万克,约3万多盏,平均亚硝酸盐含量达4400毫克/千克,亚硝酸盐含量最高达11000毫克/千克 。检测发现,“鹰皇牌”、“燕之屋”、“正基”、“庆和堂”等品牌血燕无一合格 。其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的是由广东鹰皇参茸製品有限公司供货,湖州华圣大药房有限公司经销的“鹰皇牌”血燕,其亚硝酸盐含量高达11000毫克/千克 。“燕之屋”、“正基”、“庆和堂”等品牌血燕亚硝酸盐最高含量均超过10000毫克/千克 。专家指出,血燕中如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易造成食用者缺氧,严重会窒息甚至致死 。强制性标準亚硝酸盐为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结晶的化工产品 。亚硝酸盐具有毒性,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 。长期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品,将会增加患癌风险,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国家强制性标準《食品安全国家标準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準》(GB2760-2011)严格限制添加亚硝酸盐,仅允许生产腌燻肉等製品有微量残留,限量为30毫克/千克,最高熏制火腿残留量也不得超过70毫克/千克 。比照限量标準,此次抽检的问题燕窝中,最高亚硝酸盐含量已超过350倍之多,如果食用将给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毒源造假毒源是造假:血燕系白燕熏制染色而成昨天,浙江省工商局还公布了一段调查录像,显示一些经销商承认,他们在杭州市场上所销售的血燕,其实是在加工作坊里,对白燕进行熏制或染色后形成的,在这个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血燕”被曝光后,有部分业内人士指出,血燕价格要比官燕更贵,每500克价格高出二、三千元 。不过,即便价格颇高、客户群不算多,但野生血燕的量也绝对满足不了市面上的需求 。曾有业内人士指出,“懂行的”都明白,血燕以假居多 。据披露,经初步调查,此次浙江省抽检的问题血燕主要源于马来西亚,通过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合盈药业有限公司、广州龙标心燕食品有限公司,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医药分公司、香港康泰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大供货商的渠道进入浙江省市场 。据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介绍,我国燕窝产量稀少,绝大多数都需要从国外进口,此次问题血燕的主要来源国马来西亚,就有95%的产量专供出口我国 。由于血燕属于“非标产品”,其外观或性能不在国家设备产品目录内,这就给不法商贩提供了可乘之机 。由于没有明确规定,不法商贩往往採用色素染制或燕子粪便熏蒸等方式,将廉价燕窝染成血红色,当作“血燕”出售牟取暴利,其中以燕粪熏制而成的“人工血燕”就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 。马来西亚燕窝商联合会主席马兴松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称,大马卫生部规定的亚硝酸盐含量不能超过每公斤70毫克,一些燕粪熏成的“黑心燕窝”的含量超过每公斤2220毫克 。目前,工商部门着手成立特侦组对上述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另据了解,浙江省各级工商机关对燕窝市场已展开全面检查,对监测发现的问题血燕採取下架封存等措施,并进一步查清来源及相关情况 。严查流入渠道8月15日,上海市工商局已下令严查“亚硝酸盐”燕窝 。市工商局表示,将密切关注上海市场的血燕质量情况,并已委託第三方机构进行抽检,并将视血燕抽检数据,建议市食安办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经初步调查,此次抽检的问题血燕主要源于马来西亚,通过厦门市双丹马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佛山市合盈药业有限公司、四川省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医药分公司、香港康泰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大供货商的渠道进入浙江省市场 。目前,工商部门已着手成立特侦组,对上述企业进行立案调查 。大量燕窝流入中国的渠道不明朗 。问题燕窝如何通过海关进入中国,检测项目以及标準是什幺,国家质检总局并没有给予答覆 。一位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真正的血燕进口量不到200公斤 。而浙江省工商局经检总队队长潘炜也表示,2010年全国包括台湾地区,燕窝的进口量为9323千克 。仅一个浙江省就有200千克的燕窝存在问题 。不过潘炜表示,尚未发现燕窝在国内的造假,都是从马来西亚进口来的燕窝存在问题 。目前,针对燕窝等滋补食品行业秩序不规範等问题,浙江省工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已专门制订《关于燕窝等滋补食品经营行为规範要求》,要求经营者建立和完善进货查验、经销台账、不合格产品就地销毁、产品质量信息公示、消费纠纷处理承诺等五项制度 。山寨发布会山寨新闻发布会洋相出尽近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接到网民举报,称7月26日以“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局长”为首的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其实是个“山寨新闻发布会”,其中的官员是请人假冒的,发布会的目的就是为血燕闢谣,以挽救整个以中国为最大市场的燕窝产业链 。7月26日,自称是“马来西亚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局、马来西亚出口兽医检验局、马来西亚燕窝出口公会”等机构官员的人士在杭州五洋宾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血燕的亚硝酸盐超标问题进行“澄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