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 甘露寺


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 甘露寺

文章插图
甘露寺(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 甘露寺】甘露寺坐落在湖北省仙桃市区流谭公园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占地五十余亩,寺内有嘉庆皇帝所赐御碑,还有印度僧侣所赠金佛,殿堂栉比,气势宏伟 。
基本介绍中文名称:甘露寺
地理位置:湖北省仙桃市
着名景点:甘露寺
始建:清乾隆
基本简介甘露寺坐落在湖北省仙桃市区流谭公园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寺名,占地五十余亩,寺内有嘉庆皇帝所赐御碑,还有印度僧侣所赠金佛,殿堂栉比,气势宏伟 。甘露寺几经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 。现由广东六祖寺方丈大愿大和尚接管 。
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 甘露寺

文章插图
仙桃甘露寺甘露寺是沔阳(今仙桃市)历史上最负盛名的佛教建筑,历来有老甘露寺和新甘露寺说 。对于老甘露寺,史料记十分有限 。《仙桃镇志》上的《仙桃地区寺庙宫观一览表》上注明该寺原建于杨家码头,毁于雍正十年 。人们津津乐道的甘露寺都是指地址在原河堤街、建于乾隆年间的新甘露寺 。历史溯源佛教约在公元四纪传入沔阳,明清两代寺庙最为鼎盛 。但新甘露寺建成的具体时间已无从考察 。光绪志记载:“甘露寺在仙桃镇襄河南岸,滨河耸立,屡经兴修,为十方丛林 。”这里也只交待了建筑地点 。相传,甘露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此时的甘露寺名声在外 。仙桃到外地经商的人,常以仙桃的甘露寺谐音“乾螺丝“编造一个离奇的故事,在外乡人面前夸道:“仙桃镇有古庙,名甘露寺,庙宇很大 。庭院中曾餵着一个乾螺丝 。百年来,这个大螺丝老化了,僧侣们把它的壳存放在庙中,装上十八担水 。”外乡人听了,都感到很奇特 。这些不过是用虚构的故事扩大其在外影响 。其实,真正的甘露寺也是颇负盛名 。生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仙桃才子李皋,曾作《仙桃镇图十二咏》,其中唱道:“ 四月佛生景倍清,甘露寺中多少人,四大金刚威风凛,十八罗汉两边分 。”当时,该甘露寺占地约4000平方米,前至解放街(原十全街),后至汉江河堤 。寺山门向南,绕寺前集诚书院两侧出解放正街 。进山门为弥勒殿,韦驮殿,次为大雄宝殿 。大殿前,有藏经阁、钟鼓楼,两侧品立观音殿,再后为念佛堂,最后为戒堂、方丈堂,两侧围屋为僧房客舍 。甘露寺西南有个荷花池,面积有50余亩,花种是印度僧侣赠送,无藕耐霜,立夏开花,红白色彩鲜艳 。属于甘露寺的还有进百亩庙产,常隹僧侣达数十人 。其名声明在江、浙、冀、豫、湘等省都非常大 。可见,满清时期的甘露寺香火鼎盛,游人如织 。民国建立后的20多年时间里,甘露寺基本没有什幺变化,五内依然是香菸缭绕,僧侣满堂 。直到1938年,国民党支128师师长王劲哉把抗日指挥部设在仙桃,在甘露寺开办了一个军事训练大队 。1939年,日寇攻占沔阳,仙桃沦陷后,甘露寺划入“日化区” 。于是,寺庙遭到日军严重破坏,寺内金佛被抛入河中,众僧也四处逃散,甘露寺顿失往日风采 。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寇无条件投降 。当时,国民党75军第6师副师长李帮华受命任仙桃受降指挥所长,全面接受日寇投降 。指挥所的受降仪式就在原“日化区”内的小洋楼上举行 。全县日俘7400多人,徒手进入仙桃镇 。由日军原第五步兵旅团司令古贺带领,在仪式上籤字,向中国人民投降 。所有武器弹药及全部军用物资,一律清点后送入甘露寺封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