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于1987年4月29日由我国国务院发布施行 。目的是为了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是《矿产资源法》的一项主要配套法规 。该办法共28条 , 对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职责、省级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职责、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责、矿山企业的地质测量机构的内部监督管理职责、矿山企业与选矿场的职责、法律制裁等作了规定 。
基本介绍中文名: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时间:1987年4月29日
数目:28条
範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法规介绍《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矿山开採设计要求的回採率、採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 , 应当成为考核矿山企业的重要年度计画指标;在採选主要矿种的同时 , 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 , 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 , 必须综合回收;对暂时不能综合利用的矿产 , 应当採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对滞销矿石、粉矿、中矿、尾矿、废石和煤矸石的管理 , 积极研究其利用途径;暂时不能利用的 , 应当在节约土地的原则下 , 妥善堆放保存 , 防止其流失及污染环境;省级人民政府应制定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採矿的矿山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 , 并组织实施 。政策全文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1987年4月29日国务院发布)第一条 为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 ,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採矿生产的矿山企业(包括有矿山的单位 , 下同) , 但本办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执行本办法负有下列职责:一、制定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监督管理规章;二、监督、检查矿产资源管理法规的执行情况;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考核指标体系及定期报表制度;四、会同有关主管部门负责大型矿山企业的非正常储量报销的审批工作;五、组织或者参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调查研究 , 总结交流经验 。第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执行本办法负有下列职责:一、根据本办法和有关法规 , 对本地区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二、根据需要向重点矿山企业派出矿产督察员 , 向矿山企业集中的地区派出巡迴矿产督察员;派出督察员的具体办法 , 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第五条 国务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对贯彻执行本办法负有下列职责:一、制定本部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规章、规定 , 并报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备案;二、根据本办法和有关法规 , 协助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本部门矿山企业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三、负责所属矿山企业的矿产储量管理 , 严格执行矿产储量核减的审批规定;四、总结和交流本部门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的经验 。第六条 矿山企业的地质测量机构是本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 , 对执行本办法负有以下职责:一、做好生产勘探工作 , 提高矿产储量级别 , 为开採提供可靠地质依据;二、对矿产资源开採的损失、贫化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开採利用进行监督;三、对矿山企业的矿产储量进行管理;四、对违反矿产资源管理法规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可越级上报 。第七条 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 应当加强开採管理 , 选择合理的採矿方法和选矿方法 , 推广先进工艺技术 ,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水平 。第八条 矿山企业在基建施工至矿山关闭的生产全过程中 , 都应当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九条 矿山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及其主管部门的有关规章、规定 , 建立、健全本企业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各项制度 , 并切实加以贯彻落实 。第十条 矿山开採设计要求的回採率、採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 , 应当列为考核矿山企业的重要年度计画指标 。第十一条 矿山企业应当加强生产勘探 , 提高矿床勘探程度 , 为开採设计提供可靠依据;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应当系统查定和评价 。第十二条 矿山企业的开採设计应当在可靠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 。中段(或阶段)开採应当有总体设计 , 块段开採应当有採矿设计 。第十三条 矿山的开拓、采準及採矿工程 , 必须按照开採设计进行施工 。应当建立严格的施工验收制度 , 防止资源丢失 。第十四条 矿山企业必须按照设计进行开採 , 不準任意丢掉矿体 。对开採应当加强监督检查 , 严防不应有的开採损失 。第十五条 矿山企业在开採中必须加强对矿石损失 。贫化的管理 , 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 分析造成非正常损失、贫化的原因 , 制定措施 , 提高资源的回採率 , 降低贫化率 。第十六条 选矿(煤)厂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定期进行选矿流程考察;对选矿回收率和精矿(洗精煤)质量没有达到设计指标的 , 应当查明原因 , 提出改进措施 。第十七条 在采、选主要矿产的同时 , 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 , 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条件下 , 必须综合回收;对暂时不能综合回收利用的矿产 , 应当採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第十八条 矿山企业应当加强对滞销矿石、粉矿、中矿、尾矿、废石和煤矸石的管理 , 积极研究其利用途径;暂时不能利用的 , 应当在节约土地的原则下 , 妥善堆放保存 , 防止其流失及污染环境 。第十九条 矿山企业对矿产储量的圈定、计算及开採 , 必须以批准的计算矿产储量的工业指标为依据 , 不得随意变动 。需要变动的 , 应当上报实际资料 , 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 , 报原审批单位批准 。第二十条 报销矿产储量 , 应当经矿山企业地质测量机构检查鉴定后 , 向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属正常报销的矿产储量 , 由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审批 。属非正常报销和转出的矿产储量 , 由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 。同一採区应当一次申请报销的矿产储量 , 不得化整为零 , 分几次申请报销 。第二十一条 地下开採的中段(水平)或露天採矿场内尚有未采完的保有矿产储量 , 未经地质测量机构检查验收和报销申请尚未批准之前 , 不準擅自废除坑道和其他工程 。第二十二条 矿山企业应当向其上级主管部门和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上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报表 。第二十三条 矿山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 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 或者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 并可处以相当于矿石损失50%以下的罚款 , 情节严重的 , 应当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吊销採矿许可证: 一、因开採设计、採掘计画的决策错误 , 造成资源损失的;二、开採回採率、採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长期达不到设计要求 , 造成资源破坏损失的;三、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 造成资源破坏损失的 。第二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 可以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 , 向人民法院起诉 。对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 , 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五条 矿山企业上报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资料数据必须準确可靠 。虚报瞒报的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对保密资料 ,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对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採矿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办法 ,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参照本办法制定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