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植物 葡萄


葡萄属植物 葡萄

文章插图
葡萄(葡萄属植物)葡萄(学名:Vitis vinifera L.)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
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 。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 。
葡萄为着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乾,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
【葡萄属植物 葡萄】(概述图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葡萄
拉丁学名:Vitis vinifera L.
别称:蒲陶、草龙珠、赐紫樱桃、菩提子、山葫芦
二名法:Vitis vinifer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鼠李目
科:葡萄科
属:葡萄属
种:葡萄
分布区域: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命名者及年代:L.,1753
形态特徵木质藤本 。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 。卷鬚2叉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 。叶卵圆形,显着3-5浅裂或中裂,长7-18厘米,宽6-16厘米,中裂片顶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缢缩,裂缺狭窄,间或宽阔,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圆形,两侧常靠合,边缘有22-27个锯齿,齿深而粗大,不整齐,齿端急尖,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脉5出,中脉有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突出;叶柄长4-9厘米,几无毛;托叶早落 。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长10-2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几无毛或疏生蛛丝状绒毛;花梗长1.5-2.5毫米,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高2-3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外面无毛;花瓣5,呈帽状粘合脱落;雄蕊5,花丝丝状,长0.6-1毫米,花葯黄色,卵圆形,长0.4-0.8毫米,在雌花内显着短而败育或完全退化;花盘发达,5浅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圆形,花柱短,柱头扩大 。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厘米;种子倒卵椭圆形,顶短近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中部呈椭圆形,种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两侧洼穴宽沟状,向上达种子1/4处 。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温度葡萄生长时所需最低气温约12℃-15℃,最低地温约为10℃-13℃,花期最适温度为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20℃-30℃.如日夜温差大,着色及糖度较好 。葡萄春季萌芽后 。如温度上升快,则易造成枝条徒长,表现为节闻长不充实,花期易受精不良,如遇春寒要注意多施磷肥和高碳有机质,儘量减少氮肥 。水分葡萄对水分要求较高,严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种好葡萄的一个前提 。葡萄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部较为衰弱需水较少,要避免伤根免影响品质 。葡萄忌雨水及露水,雨多年份易造成日照不足,光合作用受限制,过多吸收水量易引起枝条徒长及湿度过高,极易引起各种疾病,如黑痘病、灰霉病等 。因此在开花期儘量将枝条保持在40-70厘米最理想;容易裂果地区结果期灌水量也应加以控制 。缺水及易乾旱地区要适当垫盖稻草,用以保持土壤湿度,同时也可控制草的生长 。
葡萄属植物 葡萄

文章插图
葡萄光照葡萄在正常生长期间必须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但光照太强时特别是葡萄进人硬核期较易发生日灼病,这时可採取套袋或植株留叶时儘量留住能遮住葡萄果实的叶 。而日照不足时,易造成开花期花冠脱落不良,受精率低;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不良,单性果多;生长期植株徒长,节间长 。不结果或结单性果;果实膨大期病害及品质不良;成熟期着色不好,糖度下降 。土壤葡萄虽然在各种土壤(经过改良)均能栽培,但以壤土及细砂质壤土为最好,砂质土虽透气性能好.但保肥保水能力较差 。壤土介于砂质土与粘质土之间 。其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多数较为肥沃,在葡萄生长旺盛时,较易流花和单性结果,在高温光照条件好时,结实好、产量高 。低温日照少时,结果不太好,产量低;平时注意排水,避免探耕,冬季轻度修剪、夏季可多修剪,并喷施硼砂,磷酸二氢钾及过磷酸钙等 。粘质土透气性较差,但保肥保水较好、养分分解及吸收较慢,初期较少徒长现象、流花及单性果现象较少,但发育后期容易徒长.果穗果粒虽大,但糖度及肉质往往不太好,应多施高碳有机质或加少量砂加以改良,酸性土壤最好使用适量石灰中和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