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属植物 葡萄( 四 )


葡萄属植物 葡萄

文章插图
篱架 ⑷“T”字形架(篱棚架结合式)近几年国内外都在研究试用“T”字形架 。架高1.5-2.0米,在立架面上拉2-3道铁丝,间距40-50厘米,棚面宽0.8-1.0米,横拉4道铁丝 。“T”形柱每隔4米1根,要求牢固 。这种架式通风透光好,病虫害较轻,适于无强风地区,较单臂篱架增产,并缓和树势,适于机械喷药、夏剪等作业 。这种架式在河北省琢鹿和广州等地区已有套用 。各种篱架架式见右图 。二、棚架⑴小棚架架长多为5-6米,架根(靠近植株处)高1.2-1.5米,架梢高1.8-2.2米 。因其架短,葡萄上下架方便,目前在中国防寒栽培区套用较多 。其主要优点是:①适于多数品种的长势需要,有利于早期丰产 。②枝蔓仅5-6米长,上下架容易,操作方便 。②主蔓较短,容易调节树势,产量较高又比较稳产 。同时,更新后恢复快,对产量影响较小 。④架材容易选取等 。如北京郊区5年生玫瑰香,用小棚架每公顷产37500千克较为普遍 。现在新建园的株距用0.5-1.0米,行距为5米,每株留1-2个蔓,结果早,早丰产,达到1年定植,2年结果,3年创高产的栽培要求 。如辽宁省盘锦地区高家农场,3年生紫丰品种,在轻盐硷地上平均每公顷产37500千克,而且产量稳定 。⑵大棚架(斜坡式大棚架)架长7米以上者称为大棚架,在中国葡萄老产区和庭院套用较多,如辽宁省的熊岳、山东省的威海、河北省的昌黎;山西省的清徐等地均广泛套用 。近根端高1.5-1.8米,架梢高2.0-2.5米,架面倾斜 。架长按品种长势或特殊需要而定 。如龙眼品种生长势旺,架长10-12米,可设4-5排石拄或水泥校,每排7-8根,相距1.5-2.0米 。早春出土后,每排石柱顶上绑1根横樑,将葡萄老蔓放在横樑上,或用绳吊在横樑下,后者上下架容易,不伤老蔓 。
葡萄属植物 葡萄

文章插图
大棚架⑶漏斗式棚架(扇形架)套用于地形较複杂地段,可以集中改良一小块土地,栽植4-5株葡萄,採用大肥大水的管理方法,使葡萄蔓向四周或扇面形方向引绑 。其架式也按这类形状搭成,架根高1.0-1.5米,而周围架梢高2.0-2.5米,形成漏斗状或扇状 。此类架式在我国河北省宣化、甘肃省兰州等地区採用较普遍 。还可在公共场所作乘凉荫棚或用以遮盖建筑物等 。⑷水平式棚架水平式棚架,是把葡萄园一个作业小区10-20亩面积的棚架面呈水平状连结在一起 。实际就是将数排小棚架或大棚架连结在一起的架式,但没有倾斜坡度 。架式结构:架高1.8-2.2米,每隔4-5米设一支柱,呈方形排列,支柱高2.2-2.5米 。周围边柱较粗,为12厘米×12厘米,呈45度角向外倾斜埋入地内,并利用锚石使立柱和其上的牵引骨干线拉紧固定 。要套用紧线器进行 。周围的骨干线负荷较重,可用双股8号铁丝,内部骨干线用单股8号铁丝,其他纵横线、分布在骨干线之间的支线用12号铁丝,支线间距离以50厘米为宜 。这种架式,多在平地利用 。
葡萄属植物 葡萄

文章插图
屋脊式棚架⑸屋脊式棚架屋脊式棚架,是由两个倾斜式小棚架或大棚架相对头组成,形似屋脊而得名 。其优点是可省去一排高支柱,而且架式牢固,其他与大小棚架相同 。三、双十字“V”形架双十字“V”形架葡萄架式,在藤稔葡萄上已取得较好的效果 。生产实践证明这种架式具有先进性,是当今国内新型的实用架式,有良好的推广套用前景 。双十字“V”开支架栽培方式由于叶幕呈V字形,与棚架和单篱架相比较,具有叶幕层受光面积大、光合效率高、萌芽整齐、新梢生长均衡以及通风透光好等优点 。缺点是产量不如棚架高 。双十字“V”形架枝蔓成行向外倾斜,方便整枝、疏花、喷药等管理工作,有利于计画定梢定穗、控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有利于实行规範化栽培 。双十字“V”形架的建立比棚架简单,在篱架的水泥柱上105厘米和140厘米处各设横樑一根,下横樑长60厘米,上横樑长80-100厘米,并在水泥柱80厘米处拉2道铁丝 。两根横樑的两端各拉一道铁丝,共拉6道铁丝即成 。这是篱架与“V”形架的複合形式 。採用扇形整枝,效果良好,克服了水平整枝易折断枝的缺陷 。四、葡萄避雨棚架葡萄避雨棚架具体要求如下:⑴葡萄园行距2.5米,每块以30厘米宽的水沟相隔,沟深以便于排水或灌水为度 。⑵避雨棚顶部离地2.1米,于1.8米以上处建避雨棚,棚宽2.2米,棚高0.3米 。棚顶与棚边用木条固定,用竹片做成弓形并扎钉 。每50厘米钉1竹片 。竹片上覆膜,膜厚0.08毫米,每50厘米用一压膜线(可用机用包装带代替),膜的宽度以盖至棚边或稍宽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