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P

LHP【LHP】Loop Heat Pipe(LHP)环路热管是由Yu.F. Maydanik博士在1972年发明的 , 他是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装置, 它由蒸发器、补偿器、冷凝器组成, 通过气液传输管路连线成迴路, 利用毛细芯提供的毛细压力循环工质进行从热源到热沉的相变传热 。环路热管具有气液管路分离、蒸发器和补偿器一体化的结构特点, 从而决定了其气液携带阻力小、启动快速灵活、多方位长距离传输热量的传热特点, 已成为航空热控制系统的首选传热元件, 在地面电子设备的冷却系统中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基本介绍中文名:环路热管
外文名:LHP(Loop Heat Pipe)
类别:环路热管
发明人:Yu.F. Maydanik博士
发明时间:1972年
研究组织目前, 世界上环路热管的研製尤以美国和俄罗斯等空间大国为主 。不过 , 目前比较活跃的研究组织有如下一些:俄罗斯Ural Branch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的Institute of Thermal Physics , 该研究所的LHP是Yu.F. Maydanik博士亲自在主导 , 前期他们课题组主要研究LHP在太空中的套用 , 其蒸发器为圆柱型 , 尺寸较大 , 开发很多着名的太空热解决方案;目前他们课题组转向了开发套用于传统PC产业的晶片冷却方面 , 由于晶片冷却行业要求结构紧凑 , 总热阻低的特点 , 所以他们开发了小型平板式LHP , 不过目前从他们课题组发表的论文来看 , 其性能还不能套用到PC产业 , 不过其可以在某些通讯领域可以套用;美国的NASA , 美国NASA开发LHP和CPL有很多的人才 , 其中较为活跃的有一位是NASA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的Jentung Ku (古仁栋) is a manager of Thermal Laboratory at NASA’s Goddard SpaceFlight Center in Greenbelt, Maryland , 他发表了一些很有名的LHP和CPL文献 , 在LHP领域其论文的引用频率大概与Yu.F. Maydanik博士一起排在前两名 。如上这两个国家都已经形成了从研究设计到开发製作,从组装测试到运行检测的一整套成熟的环路热管研发体系 。印度和巴西航天部门的的LHP的开发技术起步较晚 , 如果所发表的论文数据代表其技术水平的话 , 那幺他们的数据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差距很大 , 不过目前在学术界还表现得较为活跃 。LHP在我国的套用在我国, 由于环路热管的高成本和高技术含量, 主要限于在航空航天系统的套用; 微电子系统中环路热管散热系统仍处在进一步完善阶段, 除了台湾, 大陆地区只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可数的几个单位可以成规模製造, 供实验研究的热管部分来自国外研究院所或科研公司;航天部门做CPL的代表人物是候增祺教授;而高校的研究所(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情况从公布的实验数据表面基本上数据与美国和俄罗斯差距较大 , 不过主要问题除了理论水平外 , 另外的客观问题可能在于没有解决製造出很好性能LHP的工艺水平 ,  所以, 无论在环路热管制造还是研发方面我国都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