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蕹菜


水蕹菜

文章插图
水蕹菜【水蕹菜】水雍菜是江西黎川本地夏季特有蔬菜 。几乎家家户户餐桌上必备蔬菜之一 。主要性状植株匍匐生长,分枝力强 。茎长1~3米,横径1.5 厘米,中空有节,节上易生不定根,茎绿色 。叶长卵圆形,基部 心脏形,先端渐尖,长12厘米,宽8.5厘米,叶面光滑,绿色, 全缘 。叶柄长10厘米 。花少,紫红色,或不开花 。无种子 。茎叶柔嫩,纤维少,品质好 。从定植至初收30余日,可延续採收 50~60日 。耐肥,耐热,宜湿地、水田、池沼地栽培 。产量高,亩 产5 000千克以上 。
基本介绍中文学名:水蕹菜
别称:藤雍菜
界:植物界
栽培技术要点当地在3月上旬至4月上旬将窖藏老茎剪成 30厘米长,按2~3厘米距离平铺苗床内促发新苗 。4月下旬至5 月中旬新苗16~18厘米高时,按16厘米见方定植,亩用母茎 1.5~2.5千克、新苗60千克左右 。从5~7月陆续栽植,可从6 月一直收穫到11月中旬.品种选择黎川水蕹菜是江西省农家品种,主要分布抚州等地区 。根系分布较浅,为鬚根系 。茎蔓匍匐生长,圆形而中空,分枝力强,茎粗且厚实,横径1.5cm,绿色 。茎蔓节部易生不定根,适宜扦插繁殖 。叶长卵圆形,叶片光滑 。叶互生,叶脉网状,中脉明显突起 。适应性强,耐热,耐暴雨,茎叶肥嫩 。有清香味,品质佳,产量高 。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3~4)∶1∶(5~8) 。基地的建立水蕹菜耐水、耐肥、耐热,在15~40℃条件下均能生长,但不耐寒,遇霜冻茎叶即枯死 。宜选择湿地、水田栽培或灌溉方便的旱地种植,以土层深厚、肥沃、疏鬆的壤土最适宜 。生产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任何工业污染,各项环境质量指标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準 。田块土壤要求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
水蕹菜

文章插图
育苗①整地作畦种植前每667平方米施40~50kg複合肥作基肥,深耕细耙,作成宽1.2m、高20cm的畦 。定植前1周,每667平方米用腐熟廄肥3000~4000kg和钙镁磷肥200~250kg拌匀,撒于畦面耙匀耙平,并扣上小棚暖地 。②早下种藤 水蕹菜用老而坚硬的种藤(又称黄鞭、种鞭)压条繁殖青苗(幼苗) 。南昌地区2月中下旬选择冷尾暖头的晴好天气,从地窖中取出种藤,按畦宽整条来回曲折横铺于畦面,中间不要剪断,以免造成创口而引起种藤腐烂 。行间距约10cm,每667平方米用种藤150kg 。盖种藤先用草木灰(100kg/667平方米),再用细沙土(厚约1cm),浇水,再用小棚覆盖保温(如能大棚套小棚更好),促发新苗 。移栽和管理大田栽培採用黄鞭繁殖的青苗扦插,一般在3月中下旬至5月 。同样要精细整地,施足基肥(所用肥料与整地作畦相同),栽种行距约10cm,每667平方米基本苗在5万株以上 。3月中下旬,气温上升且较稳定时,蕹菜出苗,这时要注意通风、淋水,保持畦面不发白,以免伤苗,并以稀薄腐熟粪肥为主追加壮苗肥 。4月中旬以前用小棚覆盖,栽后40天左右即能採摘上市 。到5月初,蕹菜开始採收,每次採收后注意及时加肥加水,每次用10%~20%的腐熟人畜粪水或0.2%~0.3%尿素或氯化钾(或草木灰)等追施 。到7月上中旬换蔸复壮时要再次增加基肥,每667平方米增施腐熟廄肥4000kg,加三元複合肥30kg 。
水蕹菜

文章插图
水肥管理水蕹菜採收期一般从5月一直可延续到10月底或11月初霜冻之前,嫩茎长25cm左右就要及时採摘,採收迟了,基部茎叶老化,商品性降低 。每采1次追施1次肥水,用10%~20%的腐熟农家肥、0.2%~0.3%尿素、氯化钾(或草木灰)等轮番追施 。前期温度低时,要控制浇水,种藤或青苗种下后,表土不发白不浇水,浇水时则要选择晴天浇透;4~6月雨水多,除施肥水外,一般不浇水;7月以后高温乾旱天气,则要增加浇水量 。除雨日外,每日早、晚要浇水,每7~10天灌1次透水,即傍晚灌水至畦高的2/3~4/5处,第2天早晨将余水排出,畦沟保存少量积水,以改善土壤和空气湿度,提高水蕹菜产量及品质 。换蔸复壮2月下的种鞭或3~4月栽的青苗,经过多次採摘后,生长势明显削弱,萌生的新梢纤细,叶片变小,产量降低 。这时可进行换蔸复壮,根系更新,恢复生长势,使水蕹菜持续高产 。换蔸复壮的时间一般在7月上中旬,于畦两边每隔10cm左右选留一生长强壮的嫩梢横向压条植入畦内土中,每节的叶片和顶芽露出土表,同时将原来的老鞭切断扯出,立即施以肥水,浇透畦面 。前期每667平方米用10~15kg尿素加10~15kg氯化钾对水泼施,待畦面长满后,667平方米施70~80kg複合肥水,保持土壤湿润 。经换蔸后嫩梢长势猛,茎粗叶大,品质好,产量高 。翻蔸后15天后即可上市 。新的採摘高峰为渡秋淡提供了更多的商品菜,一般每667平方米水蕹菜产量6000~7000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