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肉桂


武夷肉桂

文章插图
武夷肉桂武夷肉桂 , 属乌龙茶类 。被发现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 , 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 , 汤气香味刺鼻 。肉桂茶其品质优异 , 性状稳定 。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 , 且被外地广为引种 。
【武夷肉桂】在多次国家级名优茶评比中 , 作为岩茶典型代表参评 , 均获金奖 。九十年代后武夷岩茶跻身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 , 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异质 。出口港澳、东南亚、日本、英国等国家和地区 。
基本介绍中文名:武夷肉桂
级别:中国名茶之列
文献:《崇安县新志》
功效:防癌、防辐射、抗衰老
所属类别:乌龙茶
历史发展 乾隆十六年(1751年)《武夷山志》载:“茶产不一 , 唯武夷为最 , 他产性寒 , 此独温也 。其品分岩茶、洲茶 。附山为岩 , 沿溪为洲 , 岩为上品 , 洲为次之” 。武夷肉桂茶是产于山岩的岩茶 , 为乌龙茶的上品 , 品质特点为:味甘泽而香馥郁 , 没绿茶之苦 , 无红茶之涩 , 性和不寒 , 久藏不坏 , 香久益清 , 味久益醇 。清代蒋衡的《茶歌》中 , 对肉桂茶的独特品质特徵有很高的评价 , 指出其香极辛锐 , 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奇种天然真味好 , 木瓜徽酽桂徽辛 , 何当更续歌新谱 , 雨甲冰芽次第论” 。武夷肉桂茶 , 又称玉桂茶 。据《崇安县新志》载 , 在清代就有其名 。该茶是以肉桂良种茶树鲜叶 , 用武夷岩茶的製作方法而製成的乌龙茶 , 为武夷岩茶中的高香品种 。肉桂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着名的武夷山风景区 , 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个名枞 , 另一说原产是在马枕峰 。20世纪四十年代初已是武夷山茶园栽种的十个品种之一 , 到六十年代以来 , 由于其品质特殊 , 逐渐为人们认可 , 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 现已发展到武夷山的水帘洞、三仰峰、马头岩、桂林岩、天游岩、仙掌岩、响声岩、百花岩、竹窠、碧石、九龙窠等地 , 并且正在大力繁育推广 , 现在已成为武夷岩茶中的主要品种 。自然地理产地环境武夷山茶区 , 是一片兼有黄山怪石云海之奇和桂林山水之秀的山水胜境 。三十六峰 , 九曲溪水迂迴、环绕其间 。山区平均海拔650米 , 有红色砂岩风化的土壤 , 土质疏鬆 , 腐殖含量高 , 酸度适宜 , 雨量充沛 , 山间云雾瀰漫 , 气候温和 , 冬暖夏凉 , 岩泉终年滴流不绝 。茶树即生长在山凹岩壑间 , 由于雾大 , 日照短 , 漫射光多 , 茶树叶质鲜嫩 , 含有较多的叶绿素 。品种特徵武夷肉桂 , 为无性系品种 , 茶树为大灌木型 , 树势半披张 , 梢直立 。树高与宽幅可达2米以上 。自然生长者高、幅达3米以上 , 分枝尚密 , 节距尚长(3至6厘米) 。叶片水平着生 , 叶长6.6厘米至12厘米 , 长者达13.3厘米;叶宽2至4.7厘米 , 叶幅最宽者6厘米;叶色淡绿 , 但随不同土质和施肥量多少而变深或变浅 , 叶肉厚质尚软 , 叶面内折 , 成瓦筒状 , 有大叶乌龙品种特徵 , 叶缘略具波状 , 叶齿细浅 , 30对左右;叶脉细稳 , 7至8对左右 , 叶长椭圆形 , 叶尖钝 , 整株叶片差异大 。育芽能力强 , 持嫩性尚好 , 抗寒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