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精神病

更年期精神病概述更年期是指人生由中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 , 男性为50~60岁 , 女性为45~55岁 。在这期间发生的精神病 , 通称为更年期精神病 。根据表现不同分为更年期综合徵、更年期忧郁症和更年期偏执状态三种情况 。

更年期精神病

文章插图
更年期精神病本病女性为多见 , 据统计女性病人较男性多4~5倍 。目前 , 有关更年期精神病的病因仍未明确 , 但研究者认为内分泌功能减退、精神因素、性格特点和遗传因素几个方面对起病均有一定影响 。不论是更年期忧郁症或更年期偏执状态 , 均发病缓慢 , 病程长 。一般认为偏执状态的预后比忧郁症差 , 但往往无智慧型障碍或人格衰退 。在治疗上不应忽视精神治疗 , 要向病人作耐心解释 , 消除顾虑 。药物治疗时内分泌製剂可调整内分泌功能;抗抑郁剂可治疗抑郁、悲观;抗精神病药可治疗偏执状态;苯二氮FDD6类药物可改善睡眠 , 缓解焦虑、紧张情绪 。此外 , 电休克治疗对更年期忧郁症也不妨一试 。临床表现⑴更年期综合徵: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与情绪障碍为主要特徵 , 表现有阵发性潮热、多汗、焦躁、忧虑、恐惧、易激惹或神经衰弱综合徵 , 性功能障碍 。伴有肢体麻木、浮肿、乳房胀、腰酸、腹痛等躯体不适 。
更年期精神病

文章插图
更年期精神病⑵更年期忧郁症:早期多有更年期综合徵表现 。临床表现以情感低落、思维迟钝为主 , 重者可有自卑、自责、自罪及自杀企图或行为 。常伴有明显的焦虑不安或急性焦虑发作 。⑶更年期偏执状态:以嫉妒、疑病、被窃或被害等妄想为常见 , 可伴有幻觉 。幻觉与妄想内容较固定 , 并影响患者的情绪与行为 , 而致紧张、焦虑、恐惧、愤怒、冲动、拒食或自伤等 。但从不影响患者与环境接触及操持家务 , 常主动倾述内心体验 。危害1、身体机能下降:在更年期 , 人体的各项机能会急剧下降 , 在各方面觉得都明显不如以前了 。要是患上更年期综合症 , 就会觉得更加明显 , 免疫力、记忆力都减弱 , 动作比以前迟缓很多 , 做事时感觉力不从心 。2、性慾减退:因为性激素分泌锐减 , 特别是女性 , 更年期绝经后 , 性慾会明显减退 。而男性就没有很明显的影响 , 这样的话 , 对于夫妻生活是有很大影响的 , 甚至会使两人的感情破裂 。3、容易发脾气:常听到有人用“更年期”来形容女性的脾气古怪 , 确实 , 在更年期 , 女性的脾气会改变很多 , 常为一点小事就会烦躁不安 , 情绪会持续地低落 , 患者也不知道是为什幺 , 总之就是心情很不好 。而容易发脾气 , 容易引起心脏病或者是其他身体疾病 。4、行为怪异:更年期综合症患者会变得多疑、敏感 , 难以信任别人、感觉别人所说的和所作的都是和自己有关 , 尤其是女性 , 因此有时候还会和他人不合群 , 有时候还会因此发火 。早期特徵1、生理异常 。表现为头痛 , 头晕 , 心悸 , 胸痛 , 失眠 , 多汗 , 面部阵阵潮红 , 四肢麻木 , 食慾减退 , 胃肠功能紊乱 , 便秘 , 月经紊乱和性功能减退 。2、心理异常 。表现为敏感 , 多疑 , 烦躁 , 易怒 , 情绪不稳定 , 注意力不集中等 。随着病程的延长 , 病情逐渐加重 。表现为情绪忧郁 , 坐立不安 , 搓手顿足 , 惶惶不安 , 有大祸临头感觉 。对细小事过于计较 , 对自身变化过于敏感 , 可出现消极厌世观念和自伤行为 。防治措施这个时期 , 身体的内分泌机能减退 , 该病可能与内分泌腺(主要是性腺)的代谢功能失调有关 。精神因素也是导致发病的重要原因 。身体方面 , 常有植物性神经失调及内分泌减弱的症状 , 如心率加快或迟缓 , 出汗 , 四肢发冷等 。这就要求处于更年期的老年人採取如下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