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步推手( 五 )


定步推手

文章插图
定步推手①平圆单推手化解对方攻击之手的后撤回捋——除了主要是被对方所推动被动地移动外,还有腰作用下的前方的右腿脚(有时也可以是后方的左腿脚)上传的劲力(也就是“气”)引起身躯以左胯为轴的弧形牵磨般右转与含胸,从而对右小臂发生的拖拉作用与对右大臂的带动作用;但是这种拖拉、带动作用不能太大,必须只有在十分细细的体验下才有微微的感觉,如果是自己明显地感觉到,甚至对方也明显地感觉到,那就是违反随人而动的错误的主动了,从而就容易形成背势,给对方可乘之机 。这种自身劲力的传递与手腕的运动方向主要是相反的,即从俯视角度看,腰胯呈顺时针右转左移,右手腕却是逆时针左转右移 。手臂受到对方与自己身躯之作用所引起的被动,小臂的被拖拉动表现于与大臂的角度容易发生变动,大臂的被带动则表现为与胸部的角度几乎是不变的 。从解剖学角度说,肩臂肌肉的肌腹等全部鬆弛,肘关节的韧带基本上鬆弛,但肩关节的韧带是基本上不能鬆弛的 。②立圆单推手中化解我的手被对方向上推按的捋——这种捋尤其能够反映和体会太极拳所需要的“松” 。这时手臂的内旋与移动几乎完全是对方所作用动的,我躯体的沉着稳定、肩臂与肘关节的鬆弛起到了关键性的化解与捋的作用,我仅仅是右胯略微内缩一下加以配合,手的内旋转动与移动的快慢完全决定于对方 。如果我能够做到了这样的“松”,化解就会很顺利,如果我的肩臂稍微有了主动和用力,化解就会发生顶抗而不顺利 。③攻击对方的向前推——手臂除了主要是随对方之动随动向前移动外,还有后方的左腿脚上传的腰作用下的劲力,不论身躯是否有向前移动,身躯始终都是向后撑的,手不论是随身躯移动还是离开身躯移动,身躯与手臂的运动趋向或方向始终是相反的 。即身躯前移时手臂是被动地被推动的;右手离开身躯向前移动则是由身躯后撑的反作用所引起的;这样处处体现了拳经所说的“有前即有后”与“支撑八面”;右手臂在攻击的移动过程中,仍然是不用力的,是应被对方感到有气无力的或者是沉重的;只有在对方不能化解被称为“拿住”的瞬间,身躯后撑引起的劲力才传递至手臂 。这样才能使得对方感到我的发劲没有先兆、猝不及防,同时我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体力;由于这种方式发人的瞬间相互已经贴实,对方被发出时,接触处就不会有冲击性的疼痛 。④攻击对方之捋的发劲——在将对方引进落空,也就是在我的手被对方推按至最接近我的胸腹部、对方的攻击没有了力可以落实,而且前方已经失去了攻击目标的瞬间,如果以捋反攻击对方,右手臂不能有向右方向的用力,只能有维持原状的用力,也就是右手臂肌肉只有发生等长收缩,作用动对方的力量必须完全是由于腰胯转动所引起的;手由手心向上或向内变为手心向下成为勾手夹持或抓捏对方手腕部捋采的力量也主要是腰胯转动的劲力,而且是极短时间完成,一抓即放的 。⑵手臂运动轨迹的规律: 从俯视角度看,右手臂在身前的运动轨迹似乎是一个圆圈 。然而,分别以不同方法从俯视角度观察,又有这样几个规律: ①无论是平圆的还是立圆的,多角度观察,圆周线都是曲线 。如平圆,圆周线是有上下S形波动的,不是在一个水平面上;而立圆,圆周线是有左右S形摆动的,不是在一个立面上,这是化解对方的攻击转身等所自然形成的,刻板地强求平圆在一个水平面上、立圆在一个立面上是错误的 。②以实际的空间而言,平圆单推手右手腕整个后撤回捋化解过程的运动轨迹是呈现为了一个半圆圈,而向对方攻击推按前移过程的运动轨迹是呈现为直线的,如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发劲须找到一直线方可发”,但是从化解至攻击的一个周期,右肘的运动轨迹却是一个圆圈 。这样可以有效地在攻击中始终控制对方,也可有效地防止和牵制对方的捋、靠等反攻击 。③平圆单推手中,以右手与自己身躯的相对位置而言,右手腕不论如何左右移动,总是在胸背正中连线的前延长线中;以两肩连线为一边作一个正方形,右肘则始终不进入这个正方形的区域 。很多人的单推手都违反了这个规律性的要领,因而由于右手腕移动到这条直线的左边而右肘进入右胸形成“匾”,或者右手腕移动到这条直线的右边将自己的胸部防线打开形成“散”,而无论哪一种情况都是背势的形成,给了对方的可乘之机 。④平圆单推手中,以双方的相对位置而言,右手腕始终主要是在自己的胸正中线与对方的胸正中线之连线上来回移动的,右手腕始终没有离开过这条很短的在不断变动的直线 。⑤以捋发劲攻击对方的开始,我的大臂与肘的角度不能改变、右手腕在自己胸腹正中线的位置不能移动,随即当对方被捋至其前进方向完全落空时,右手腕才能被身躯所甩动而离开胸腹正中线,因而发劲捋对方的右手腕的运动轨迹是一条S形曲线,前部分是逆时针的,后部分是顺时针的 。⑶手的运动状态变化规律: 手臂在整个单推手中,始终反映为既被动又主动 。具体表现为: ①右肘始终在胸部的前侧外方,右大臂与右胸的角度基本上是不变的,与身躯相对而言,右大臂只有因为肘的下沉上浮而上下的移动,基本上没有左右的移动 。或者说大臂经常地就象是粗树干很不容易摇动,只能被身躯所带动,有的情况下被移动立即就恢复到原来的形态了;小臂则比较容易被对方所作用动与被自己身躯所牵拉带动而与大臂发生角度变化 。自己的右手臂在与对方之间的空间始终要要占据儘量大的範围,空隙之处儘量都要占据,就象叶大密先生所说的要“逢虚必补” 。②右肘始终在胸部的前侧外方还表现为大臂下缘的上端部分与胸部总是有一个间隙,或者说右腋下总是有一个空隙,这是保证身躯能被对方所作用而被动地自动,从而发生沾粘连随化解作用、自己的身躯不会接受落实对方攻击力量的重要条件 。这个间隙和空隙消失,沾粘连随就会受到严重破坏,对方攻击的力量也就能够立即落实作用到了我的身躯了 。③在化解后撤回捋的过程之中,在相对最接近胸部时,左肩外侧、右手腕与右肘的连线至少出现形成半圆形,甚至是内凹的弯月形,这是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所必然出现的外在现象,如果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反映化解对方的攻击是右臂腕发生了外家拳的局部主动用力的强行硬性的横拨作用了 。④手臂的内旋与外旋是由于手臂放鬆、身躯的位置移动和转动等变化所引起的 。化解之后撤回捋时,随着身躯的右转,右大臂和右小臂都发生外旋,手心会转向上,右肘向下沉降,手指儘量朝向左上方,手心甚至朝向右肩部;攻击前随着身躯恢复正面朝向对方的向左转,整条右臂发生内旋,右肘升起,手臂适当平的圆撑,手心变为向前,小指一侧向上 。如果不是这样,其一反映手臂没有放鬆,其二,化解时右肩臂会发生牵强感,攻击时劲力的传递会不顺遂 。⑤无论是化解还是攻击时,右手臂应该始终儘量多地与对方手臂相接触,就象“敷”贴膏药,而且手臂总有一部分处于对方手臂之上,就象始终“盖”在对方的上方;这样化解时可以更有效牵制对方的肘部向我攻击,攻击时右手臂会有更多部位以掤攻击对方的机会 。⑥攻击对方时,从俯视角度看,右手臂必须呈弧形,攻击除了手的推按,还有小臂的掤,右小臂的外侧必须包围住对方的身躯 。对方如果主动强向拖捋我的右手腕,我的右手腕不应顶抗,应该随其强捋而移动,随之以小臂之掤或大臂与肩之靠攻击对方 。单推手中手臂的以上这种情况充分反映了杨澄甫先生所说的“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反映了“由脚而腿,由腿而腰,如练一气” 。这后一句话反映了全身任何一个部位对下而言是被动地自动的,也就是不能主动地自动的,而对上而言又是主动的,也就是全身无论对己对人都似乎是既被动、又有主动的 。再具体细緻地说,化解时与人所接触的手臂部分无论对己对人都是最被动的,表现为既对人始终具有惰性的阻力,又没有顶抗,能够随人而动,对方不能将力落实;这样的状态在攻击对方未发劲之前也是如此;直至无论是推按还是捋之发劲的一瞬间,手臂对人才表现为主动,但对己而言又始终是被动的,越对往下的部位就越表现为被动 。也正因为手臂对己的这种被动,才会有对人迅雷不及掩耳之主动的冷快绝伦 。太极拳推手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在这样既被动又主动的基础上,如果丢离了主动,是那就不可能是太极拳推手;而如果丢离了被动,那就是形似太极拳推手的外家拳的操作了 。单推手还牵涉到了许多太极拳的要领与武术意图;单推手肢体的外形变化,比如手臂活动位置的高低、宽窄与远近、手臂内外旋的幅度、身躯移动与转动的幅度、含胸拔背的幅度、腿脚屈伸的幅度等等都是没有固定形态的,由于篇幅所限,不能都一一尽述 。然而以上所述的这些基本要领是不变的,凡是化解,都是随人而动、借人之力的,攻击都是一切均由脚而起的,都是“如练”而一气呵成的,绝对不是有意识地进行主动的上下相配合 。只有这样的推手练习才是属于太极拳推手的锻鍊,才会有“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的效果,与学会这样的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