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的骨血与乡愁——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那些事 中国之最吕氏正骨( 二 )


? |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天姥禅茶的制法在唐代陆羽茶经中便有记载 , 天姥禅茶属蒸青绿茶 , 以采、蒸、晾、搓、揉、焙等古法技艺制作 , 可长期储存 , 越存越香 。天姥禅茶在新昌天姥山一带世代沿袭并有序传承 , 三季可采、三季可产 , 多年可存 。
除了制茶的传统技艺 , 绍兴还有与茶息息相关的传统民俗 , 比如吃讲茶、新昌茶祭等 。在方言中 , 绍兴人习惯把“喝”说成“吃” , 喝茶说成吃茶 。而吃茶当中又有一道独特的“茶” , 叫“吃讲茶” ,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吃讲茶这一习俗 , 是旧时流行江南的社交风俗 , 被视为“民间法庭” , 那个时候的老百姓深知“朝南衙门八字开 , 有理无钱莫进来” 。家庭、邻里因种种原因发生了纠葛 , 谁都不让步 , 双方当事人便邀请当地辈分高、有声望、办事公道的“老店王”和知情者到茶馆 , 边喝茶 , 边进行民间的评判 。
景岳中医药文化起源于明末名医张景岳的学术理论体系 , 包含中医理论、临床经验和中药炮制技艺 , 流传于绍兴全境 , 并影响到全国乃至海外 。2023年1月 , 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景岳临床经验以易学理论应用于中医学 , 对望诊、问诊和脉诊有独到见解 , 以古方八阵、新方八阵推进方药学的发展 , 用药精简、善用古方、长于温补 , 研究创立了很多新方 。
张景岳画像及《景岳全书》(1830年版)
新昌张氏伤科 , 始创于清咸丰年间 , 是浙江骨伤科特色流派之一 , 主要传承服务于新昌及其周边嵊州、天台、上虞、奉化、磐安等县市 , 并辐射长三角区域 , 而且伴随交流、研讨、教学等活动影响至全国 , 在中医药界有一定影响力 。2023年1月 , 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项目以桑树皮与杉树皮小夹板固定为特色 , 临床上采用手摸心会、精准诊断、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 视病程长短 , 系列用药 , 内服外用 , 筋骨并重 , 功能锻炼 , 达到治愈骨伤的目的 。传承脉络清晰 , 事业发展有序 , 在百余年的传承创新发展中 , 始终秉承造福患者、造福社会的博爱济世情怀 , 形成了疗效显著的特色正骨七法和25张经验方 。
安昌腊肠制作技艺 , 主要流布于柯桥区安昌全镇及周边钱清、华舍、杨汛桥等镇街 , 伴随着文化传播和经营活动影响到周边以及全国各地 。2023年1月 , 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马剑豆腐包源自清代 , 营养丰富 , 口味独特 , 老少皆宜 , 是马剑传统美食“八大碗”之一 , 也是马剑“过小年”民俗文化中必备的一道佳肴 。其工艺主要为原料整理、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点浆、养花、入馅成坯、手工包裹成型、压榨、入锅调味等 。2020年3月 , 被列入第七批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 。
次坞打面制作技艺在诸暨已有近千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 , 纯手工制作的面条 , 劲道而有弹性 , 配上各类时令配菜 , 菜面同烧 , 香飘味美 , 百吃不厌 。又因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 , 既可以作为主食 , 亦可以作为点心 , 是诸暨百姓离不开的一道地方美食 。2023年1月 , 入选第六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