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传奇才女华宜玉的水彩画,真心的美 中国之最水粉画

图为华宜玉的代表作之一"颐和园大戏台"
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 。—— 托·阿奎那
母亲华宜玉和她的画
文/石宏敏
母亲华宜玉1922年6月生于北京 。童年受过中国传统书画的教育,后学习油画,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西画系 。1952年起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系著名画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水彩画会理事 。2005年7月28日因病在清华大学医院逝世,享年83岁 。
母亲离开我们已12年有余,但她优雅、聪慧、慈祥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她德艺双馨的生命真谛永远是我们一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并代代相传下去 。
母亲的一生是一部丰富多彩又曲折传奇的大书,足够我们一辈子阅读、一辈子学习的
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长在仕官之家 。其祖父戊戌年间因学习优异,举为"拔贡",到京城受朝廷考试,适逢戊戌变法,取消了科举取士的制度,遂入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曾任保定知县等职 。
其父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学生,曾参加五四运动,思想活跃,文化修养十分深厚,英语尤其好,刚一工作就崭露头角,若不是英年早逝,后来必是我国地质界的杰出人才 。
图为母亲姐弟三人与姥姥的合影
母亲娘家藏书充栋,诗画盈壁,家风儒雅,一向注重书香门第的风范,从小就对儿孙辈进行能书善画的传统教育,使母亲从童年起就与书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
她六岁练习书法,尤其喜欢柳公权体,柳体字的秀丽挺拔对她日后的画风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九岁学画,师从赵梦朱先生(1892-1985年,近现代著名的工笔花鸟画家) 。母亲画过小写意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很早就对传统的绘画艺术有了感性认识,也给她的审美观打上了中国传统的烙印 。
图为母亲的娘家北京南长街土地庙7号的四合院,姥姥在院中的葡萄架下 。母亲初中就读于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女一中),王钧初先生是她的美术老师 。
王先生笔名胡蛮(1904-1986年),系著名画家、美术理论家 。1929年毕业于北平国立艺专,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入党,与鲁迅交往密切,并结识了美国作家斯诺、史沫特莱等人 。1935年,他因频繁的活动受到国民党宪兵、特务的监视,后在鲁迅的介绍与帮助下赴苏联学习和工作 。
1939年受党派遣回到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任北京市文化局副局长等职 。晚年一直从事中国美术史理论研究,主要论著有《中国美术史》等 。
图为抗战时期延安的艺术家,左起:萧三、丁玲、王钧初(胡蛮) 。为斯诺拍摄 。
王先生循循善诱,常常带领学生们到室外写生 。在王先生的启发下,母亲从大自然中看到了光线的魅力,看到了色彩的斑澜,看到了无所不在的美,有了最初的表现美的艺术冲动 。
女一中校舍原址是座花神庙,校园里花木缤纷,春花烂漫时节,令人目不暇接 。母亲上初中那年的春天,教室外一排榆叶梅盛开了,粉中透白,远望如霞,近观似绢,在蓝天下分外鲜艳明快,她遏止不住表现它们的欲望,课后画了一幅水彩写生 。
王先生原以为这是母亲临摹的画,当知道是母亲亲手画的写生后,他半晌无语,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画得真好,以后学画吧!"先生的这句话可谓一锤定音,决定了母亲一生的道路 。
不久,王先生语重心长地对母亲说:"画画是件极苦的事,有人上了一个台阶后,用尽毕生精力,也难再进一步,必须准备花大力气,下苦功夫,要有挨饿的思想准备……"恩师一席话点燃了母亲心中的一盏灯,从此由一个盲目爱画画的小姑娘,变成了有理想有追求、艰难险阻再大也要走上艺术道路的有志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