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生态创新样本长沙银行:一半是金融,一半是科技

?“我是谁?”
这个古希腊特尔斐神庙前巨石之上的亘古一问 , 特别适合今天的银行机构对自身价值进行重新定义:应如何看待技术创新对金融产业的赋能?生态开放和产业联动能否带来更加繁荣的共生关系?那些“技术流”的金融机构怎样才能撬动更大的想象空间?
如上问题是摆在所有银行机构面前共同的挑战 。毕竟 , 随着整个行业基本盘增长的稳定 , 加之互联网、科技企业对金融需求端的抢夺 , 这些都会对银行机构“内功”的修炼提出更高的要求 。
当然 , 其中也不乏一些率先预判到这一趋势 , 并提前做出战略布局的银行机构 , 诸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长沙银行等等 , 都是主张“技术流”最典型的代表 。
他们的成长路径不断向市场传导着这样一个事实:作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杠杆” , 科技不应成为一种“口号崇拜” , 而是要贯穿于前瞻的战略制定、有序的生态布局 , 以及不断扩容的价值空间上 。
内生的科技基因
事实上 , 回溯银行业近年来做出的一系列动作 , 无论是加大中后台的科技投入 , 还是分拆成立科技子公司 , 这些改变无一不是围绕技术层面而展开的 。科技常态化 , 或已在整个金融系统内无处不在 。
然而当数字化的趋势还未显露峥嵘的时候 , 个别机构就已看到“银行业 , 特别是零售业务未来的竞争壁垒或许就是科技之力” 。而仅仅过了短短几年的时间 , 这种预判就得到了现实意义中的完美印证 。
在几家引领变革的“擎旗者”中 , 不得不提到这一家城商行代表 , 那就是长沙银行 。正是这种内生的科技意识 , 使得这家机构得以不断加固壁垒 , 更好地抓住发展机遇 , 尽管是在2020这样的动荡之年 , 依然能够踏浪前行 。
正是因为长期看涨“科技”价值 , 在“因势利导”的增长逻辑下 , 长沙银行始终不遗余力提高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力度 , 在多年加码和培育后 , 这种“科技因”也在疫情“黑天鹅”的突袭下 , 迅速释放出“蝶变果” 。
根据公开资料 , 长沙银行小企业信贷中心疫情之初即通过电话、微信等线上形式触达全省13500余位小微企业主 , 创新推出纯信贷产品“长湘贷社区包” , 现场5分钟即可出预审核额度 , 并支持随借随还 , 有效提升了小微企业主的融资效率和情感体验 。
作为普惠金融的深耕者与拥趸者 , 长沙银行过去一年中两增口径小微企业30158户 , 贷款余额283.42亿元 。这些成绩助其一举摘下由央行颁发的“推进湖南省普惠金融发展(2016-2020)”突出贡献奖 , 以及由《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榜单》的“最佳普惠金融城市商业银行” 。
【剖析生态创新样本长沙银行:一半是金融,一半是科技】科技对于零售业务的助力 , 成效也是显著的 。需要提到的是 , 近年来 , 大力发展零售业务也是银行业直面竞争和增强创利的不二之选 。
过去较长时间内 , 银行业几乎都是通过物理网点、人力投入等基础设施开展零售业务 , 数字化经营浪潮下 , 中国银行的零售业务面临增长道路中的内、外部双重挑战:
内部上:一来组织庞大冗余、人均效能偏低;二来数字化、金融科技等专业能力储备短缺 , 导致创新动能不足 , 转型成本高企 。惯性经营方式使得机构转型成本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