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净慈寺 净慈寺( 七 )


浙江省杭州市净慈寺 净慈寺

文章插图
净慈寺此外,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住持夷简以旧钟过小,乃募化聚铜二万斤,铸巨钟悬钟楼,楼高十余丈 。明天顺四年(1460年)明英宗赐帑建禅堂,以接待云水僧人 。弘治十三年(1500年)春,明孝宗以屡见灾害,特拨发内帑散发全国各名山,净慈寺得黄金二百两,由住持文怀修葺天王殿、罗汉殿等 。万曆二十年(1592年),司礼监孙隆在净慈寺“铸铁鼎,葺钟楼,构井亭,架棹楔(棹楔即牌坊之类),将原有寺旁石坊迁建于万工池左右,左题“湖南佛国”,右题“震旦灵山” 。万曆二十三年(1595年)由寺僧修建下庑 。万曆四十七年(1619年),住持翠峰在疏浚万工池时于池底发现有“井”字形巨木,形如门坊,中悬铁牌,刻有“吴越王妃孙氏所建之塔” 。既然雷峰塔由吴越王妃黄氏所建,铁牌所指当另有他塔 。明代末年,各代住持僧曾多次修建宗镜堂、永明塔、圆照楼、浚万工池、葺罗汉殿,以示对净慈寺先祖延寿,圆照的崇敬 。清顺治时,该寺曾由僧人正岩修缮;继由住持般舟等先后建祖师殿、应真殿 。特别是康、乾两朝,净慈寺曾多次重建修葺 。康熙十一年(1672年),由浙江督抚倡议重建,重建后的大殿高十三丈,“飞檐鸱尾,藻井虹梁,结构庄严,气象宏伟”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净慈寺重修并塑三尊大佛如来,“素螺绀目,趺坐宝莲,迦叶阿难侍立左右,梵王、帝释旁列其前,并有十地菩萨,十八诸天,北壁为普陀大士蹑鳌首翔立巨浪之中”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寺毁,钟楼、罗汉殿及庑廊等尽成灰烬,惟大殿无恙,住持僧溥溢于康熙南巡时至嘉兴接驾,奏明寺院被毁经过 。康熙帝派皇太子至寺踏勘后召见江南织造孙文成说:“南屏晚钟烧了,岂不少了一景”,并命他就地募化“造寺铸钟”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玄烨再临该寺,又拨内帑重建禅寺,他还亲制碑文勒石,至四十九年(1710年)竣工,再现“层楼绀殿,壮丽湖山” 。雍正八年(1730年)浙江总督李卫重修净慈寺山门和“湖南佛国”、“震旦灵山”东西石坊 。雍正十二年(1734年)和乾隆十年(1745年)寺僧两度奉旨修葺寺宇并有御製碑文勒石 。乾隆五十年(1785年)时,还从江苏寺庙移来鎏金塔两座,塔身七层,塔高丈许,分置大殿左右 。前次寺毁,大殿独存,但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时,殿柱霉蛀,屋宇破败,住持际珍恳请浙江巡抚等官员和浙人解囊相助,整修大殿,于嘉庆三年(1798年)四月竣工,并由梁同书挥毫书写修寺记文立于大殿 。道光二十年至二十五年(1840-1845年),曾由中丞乌敬斋重修大殿 。时值皇太后七址寿辰,杭城绅商在该寺设坛“祝釐” 。鹹丰十年、十一年(1860-1861年),太平军两次攻城,曾将净慈寺作为屯兵之所,并将罗汉像搬上馒头山,手执旗帜,以为疑兵,遭到严重破坏(《浙江百年大事记》) 。志书称:“鹹丰之季毁于兵火,鞠为荆墟” 。后由僧人慧曙结茅清理,由于寺产被侵占,经十余年苦行才清理就绪 。继由圣因寺僧人雪舟迁往净慈,自光绪十四年(1888年)起历时十年先后修建观音殿、功德堂、仰仞堂、天王殿、宏法堂以及寮舍等 。俞樾称该寺“因山为屋,高高下下,具有画意” 。僧人允中、鸿定先后接住该寺又重修济祖殿,重凿运木古井,增建云水堂 。运木井旧名神运井,据《净慈寺志》,周显德初,香积厨内建有神运井,泉极甘冽,广纵约二丈余,内外引汲不竭 。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由寺僧道济重建 。万曆四十二年(1614年)又由清杰修浚 。圆照井于原罗汉殿后,宋熙宁六年(1073年)大旱,湖井皆涸,由住持圆照开凿原有井泉,名圆照井,传说有金色鳗鱼浮现,将鱼别甃方池于净慈寺之傍,放生其间,称金鳗池,殿前原有双井,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由住持石田法熏以杖叩殿前使凿双井,大出泉水以给众僧(《净慈寺旧志》一卷) 。长廊旧志载,长廊一百三十楹,从寺两庑,自山门绕至毗卢阁左右相通 。周显德元年(954年)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于壁,极为壮观,为海内所仅有 。已毁 。宗镜堂原于寺之毗庐阁后,即演法堂 。宋建隆初,永明延寿着《宗镜录》百卷,集贤首、慈恩、天台三宗之旨,融贯禅宗心法 。惠洪《宗镜堂纪略》称:“此书初出,其传甚远,异国群长读之皆望风称弟子,学者航海而至,受法而去者不可胜数” 。为纪念着《宗镜录》,该寺专设宗镜堂,现于寺之东侧专设永明塔院 。原有延寿舍利塔院建于北宋开宝八年(975年),由钱弘俶树亭志,宋太宗赐额,陈瓘撰碑铭,后因迁流患灭,明万曆三十五年(1607年)由大壑禅师重建,宗镜堂后额仍用宋太宗御书“寿宁”,由董其昌题名,吴方伯撰铭,钱塘令聂心汤志记“永明是弥陀化身也” 。边有普同塔七座 。附净慈寺原布局图 。据《西湖新志》:该寺于民国五年(1916年)重建大殿,七年修寿松堂,八年创立念佛堂,以实行“禅净双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十月十日大火毁济公殿、运木古井;次年寺前修马路,碑亭由万工池旁移至山门前 。建国以后,净慈寺于1950年开始多次进行修缮;1955年曾全面整修,前、中、后三大殿焕然一新,并在殿西建济祖殿,在山门前建“南屏晚钟”碑亭 。“文化大革命”期间,寺宇一度被占用,有的损毁 。1982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寺庙移交杭州市佛教协会,重新修建,先后整修藏经阁、戒堂、后大殿,于1986年重建天王殿、御碑亭、运木井(亭)、钟楼、寮房等 。目前正在续建济公殿、永明殿等 。1988年8月,佛教协会研究决定由雪相出任方丈,1989年大雄宝殿整修一新、殿内供奉六十吨铜铸毗卢遮那(即法身佛)、且一叶一佛配以千佛莲座 。同年成立寺庙管理委员会 。净慈寺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院 。历代名僧开山始祖 道潜 蒲津人,宋建隆二年九月十八日示寂第一代 沖元延寿 余杭人,宋开宝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示寂第二代 通辨道鸿第三代 洪寿 与延寿同为德韶弟子第四代 圆照宗本 无锡人,元符二年十二月甲子示寂,寿八十第五代 大通善本 颖人,大观三年十二月甲子示寂,寿七十五第六代 道坚第七代 永程第八代 佛智道容 湖州人,原湖州佛智寺住持 。第九代 肯堂彦充 于潜人,曾师事庐山东林寺僧颜,并于天目从义堪学法得度第十代 佛智端裕 会稽人,后住灵隐,南宋绍兴二十年十月十八日示寂第十一代 水庵师一 婺州人第十二代 自得慧晖 会稽人,南宋淳熙十年仲冬二十九日逝第十三代 楚明宝印 百粤人第十四代 道端第十五代 普照象 越州山阴水第十六代 混源昙密 天台人第十七代 月堂道昌 湖州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主径山,不久转主净慈,乾道七年一月二十日圆寂,寿八十二第十八代 元净 于潜人,北宋元祐六年九月一日示寂第十九代 法真守一 江阴人第二十代 德辉 嘉泰初住净慈四年,寺毁随火化去第二十一代 晦翁悟明 福州人第二十二代 隐之重显 遂宁人,曾住灵隐,雪窦,皇祐四年七月七日寂 第二十三代 木庵安永 闽县人第二十四代 普照明第二十五代 退谷义云 宋淳熙十四年住持净慈寺第二十六代 石桥可宣 蜀嘉州人,迁径山,于二月十三日逝第二十七代 谷源道举第二十八代 孤云权第二十九代 少林妙崧 建宁人,南宋嘉定十四年迁径山于二月二十二日逝第三十代 中庵皎第三十一代 倚松如壁 苏州人第三十二代 潜庵慧光第三十三代 石田法熏 眉山人,曾住灵隐,南宋淳祐四年三月示寂,寿七十五第三十四代 笑翁妙堪 慈谿人,由灵隐迁往净慈寺,寿七十二第三十五代 大用必才第三十六代 灭翁文礼 临安人,寿八十四第三十七代 敬叟居简 潼川人,淳祐元年四月三日示寂,寿八十三第三十八代 大川普济 明州人第三十九代 无极观第四十代 偃溪广闻 福建闽候人,后迁径山,景定四年六月十四日示寂,寿七十五第四十一代 荆叟如珏 婺州人,后迁径山,十二月初十逝第四十二代 断桥妙伦 天台黄岩人第四十三代 介石明第四十四代 简翁敬第四十五代 淮海原肇 通州人,先后住育王、灵隐、净慈,后迁径山,六月初 十逝第四十六代 虚堂智愚 四明人,后迁径山,十一月初八逝第四十七代 石帆衍第四十八代 东叟仲颖 宋末高僧第四十九代 香山远第五十代 石林行巩 宋末高僧第五十一代 清溪源第五十二代 无文义传第五十三代 古田德垕第五十四代 愚极至慧第五十五代 方山文宝第五十六代 本源善达 仙居人第五十七代 雪庭正传第五十八代 晦机元熙 豫章人,后迁径山元延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化去,寿八十二第五十九代 东屿德海第六十代 千濑善庆 严陵人,元至元四年八月三日化去,寿七十九第六十一代 灵石芝第六十二代 石湖渼第六十三代 日溪泳第六十四代 樵隐逸第六十五代 天岩吉第六十六代 平山处林 仁和人,元至正二十一年五月一日化去,寿八十三第六十七代 愚庵智及 吴县人,明洪武十五年九月四日化去第六十八代 悦堂颜明 明州人,后住径山第六十九代 孤峰明德 昌国人,明洪武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化第七十代 用童俊第七十一代 清远怀渭 号竹庵,南昌人,洪武八年十二月逝第七十二代 逆川智顺 瑞安人第七十三代 南州藻第七十四代 孚中怀信 奉化人,明永乐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逝,寿七十八第七十五代 愚溪智第七十六代 无旨可授 号休庵,临海人第七十七代 德隐普仁 兰溪人第七十八代 同庵夷简第七十九代 德祥止庵 仁和人,后住径山,明洪武二十七年十月十三日寂,寿六十三 第八十代 仲邠岐第八十一代 祖芳道联 别号拙逸叟,鄞县人,明永乐七年七月初三逝第八十二代 一源纯第八十三代 无碍心第八十四代 希古师颐 字简庵,号佛鑒,嘉兴人,洪武五年十月四日逝第八十五代 节庵礼第八十六代 鼎庵第八十七代 觉庵宗妙 钱塘人,明正统八年七月十二日寂第八十八代 照庵宗静 杭州人,明正统十二年逝第八十九代 大章如圭 前主中天竺,正统间主净慈寺第九十代 南宗广衍 明景泰三年主净慈寺,天顺七年正月四日逝第九十一代 玉冈蒙润 海盐人,元泰定元年十二月六日逝,寿六十八第九十二代 元宝洪第九十三代 乾宝真第九十四代 别宗演 明天顺四年主净慈寺第九十五代 遗庵壁第九十六代 云轩津第九十七代 道初义第九十八代 晓堂晟第九十九代 秀峰玉第一百代 古渊智源 仁和人,明成化十年主该寺 。第一百零一代 大云道庆第一百零二代 用仁文怀第一百零三代 世英慧俊 仁和人第一百零四代 无相德聚第一百零五代 本清永迪 钱塘人第一百零六代 大潮清涌 钱塘人,明嘉靖二十七年住净慈寺第一百零七代 了然道富 钱塘人,明嘉靖三十二年住净慈寺第一百零八代 无碍道通 钱塘人,前住下天竺,嘉靖三十八年住净慈寺第一百零九代 我云德隆 仁和人,明正德十一年住净慈寺第一百十代 莲洲圆昆 钱塘人第一百十一代 竹泉道钦 海宁人第一百十二代 芜洲圆侖 钱塘人第一百十三代 心谷圆澄 仁和人第一百十四代 镜莲如纲 桐乡人第一百十五代 心源圆清 仁和人,明万曆二十三年住净慈寺第一百十六代 文英 嘉兴人,明万曆四十三年春逝第一百十七代 性莲 嘉兴人,文英之弟第一百十八代 明广 钱塘人第一百十九代 云谷圆岳 湖州人第一百二十代 云溪真玺 钱塘人第一百二十一代 口庵真宗 钱塘人第一百二十二代 毅庵辨才 海宁人第一百二十三代 静庵清杰 萧山人第一百二十四代 云滨真琇 山阴人,明万曆四十三年住净慈寺第一百二十五代 文宇真濬 钱塘人第一百二十六代 翠峰明庙 钱塘人,万曆四十七年入院后住净慈寺第一百二十七代 西宗静方 钱塘人,明天启元年入院后住净慈寺第一百二十八代 简庵如贵 仁和人,天启六年入院后住净慈寺第一百二十九代 见初性恆 仁和人,崇祯元年入院后住净慈寺第一百三十代 慈庵如仁 归安人,崇祯二年入院第一百三十一代 切若海澜 钱塘人,崇祯四年入院第一百三十二代 印涵道尊 钱塘人,崇祯十一年建宏法堂第一百三十三代 戒香德馨 仁和人,崇祯十三年入院第一百三十四代 净元照珠 仁和人,清初入院 第一百三十五代 般舟海航 钱塘人,清顺治六年造祖师殿第一百三十六代 际涯如琏 武康人第一百三十七代 无生正愿 钱塘人,清康熙三十一年入院第一百三十八代 惟一然许 仁和人第一百三十九代 在焉临俨 桐乡人,清康熙五十九年建应真殿元代高僧原妙、中锋明本和孤峰明德皆出于净慈,时谓“净慈三峰” 。净寺历代高僧辈出,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当首推永明延寿、济公活佛和如净禅师 。关于济公在大雄宝殿西例有济祖殿,殿前有运木古井一口,这是净慈寺最具传奇色彩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济祖殿是净慈寺最具传奇色彩的殿堂,殿内供奉着妇孺皆知的济公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