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是一种护手工具,带于勾弦的手指,用以扣住弓弦 。同时,在放箭时,也可以防止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 。古人亦称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在古装剧中经常出现,给人的印象它就是一个装饰物,有些则象征着权利 。
韘(shè)初见于商代(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在春秋、战国(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时候就十分流行使用扳指了 。至清军入关前,汉族人通用鹿骨扳指儿,呈黄色,年久变为浅褐色,以"有眼"者为贵 。
军事所用的扳指,现今俗称武扳指,皆由驼鹿角制作,在夏季手出汗的时候,驼鹿角中的角质蛋白会由汗液析出,扳指内壁产生粘性,均匀的血线可以增加透气性,久戴并无秽臭之气 。
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却仍然配戴扳指,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 。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碧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带 。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
时下的文玩中,有一种筒箍形的物件,多用金、玉、玛瑙、翡翠、象牙等珍贵材料制成,光洁细润,浅雕或很少雕琢纹饰 。
玉扳指(韘)
它的大小刚好可套在成年男性的大拇指上 。也常常见到某些附庸风雅的人,乃至清代、民国时期的影视人物,把它套戴在大拇指上 。它叫扳指 。不过,把它套戴在大拇指上,活动不太方便,也不舒服 。
从扳指的名称字义上说,古文“扳”有牵拉、挽回之意,“指”是手指自不必说 。那么扳指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过去人为什么要把它套在大拇指上呢?
在清代的一些绘画中,我们可以寻找到答案 。故宫博物院藏《威弧获鹿图》中就有乾隆帝手上套戴扳指的图像 。
《威弧获鹿图》(局部)
《威弧获鹿图》是一幅卷轴画,描绘乾隆帝深秋狩猎的景象 。苍松丹树,坡崖枯草 。乾隆帝策马飞奔,左手持弓,右手发箭,前面一只雄鹿已被利箭射中肩胛,颓然仆倒在地 。
乾隆帝身后,一女子紧紧相随,她右手控缰,左手举一支雕翎箭,递向乾隆帝 。仔细看,我们会发现乾隆帝右手的大拇指上,套着一个玉石扳指 。
《威弧获鹿图》(特写)
类似帝王戴扳指的画还有《玄烨戎装图》、郎世宁画乾隆帝《大阅戎装像》、《弘历射猎图》,以及佚名画家的《情殷鉴古图》等 。
分析上述画作,我们知道帝王套戴扳指,大多数是身着戎装或参加检阅、骑马涉猎等与武备相关的活动 。及少数例外(《情殷鉴古图》,画中人物为道光帝,时代偏晚) 。从画面上看,扳指当是一种辅助射箭的物件 。
乾隆帝《大阅戎装像》
扳指是它的俗名,学名(古名)称为“韘,(音社)”,汉许慎《说文·韦部》中说:“韘,射决也,所以抅弦 。以象骨,韦系,著右手巨指 。”更早成书于先秦的《诗经·卫风·芄兰》有“芄兰之叶,君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一句 。
若追朔其源流,时代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或者更早 。1976年发掘的殷墟妇好墓就曾出土过一枚玉韘,这枚玉韘为碧玉琢成,带褐色斑纹 。高2.7~3.8、径2.4厘米 。它的下面平齐,上面前高后低,整体呈呈斜面状筒形 。
殷墟妇好墓出土玉韘
在前面中部偏下有一横向凹槽,背面下部有两个并列的透穿小孔 。小孔的上面雕兽纹 。头向朝后,大头巨角,两个小孔在兽面双眼的下面 。小身,弱足,垂尾 。纹饰与器形搭配得恰到好处,也非常实用 。
- NBA东西部胜率排名最新2019东部雄鹿以60胜22负排名第一
- 孟婆是什么来历?她除了熬汤还会干什么
- 买东西是什么意思?不是东西为什么又能骂人?
- 强大如斯的天国王朝,怎么就被这个游牧民族给征服两次呢?
- 历史上有罗成这个人吗?
- 这个女人被日军俘虏,死前提出一个要求,日本老兵答应后说后悔
- 除了秦朝还有更短命的王朝,总共才有2个皇帝,4年就灭亡!
- 德智体美劳项目---DIY手工彩色纸绳,让你愉快的陪孩子渡过这个漫长的寒假
- 历史上有混世魔王程咬金这个人吗?
- 海蛎里面的黑色东西可以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