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如斯的天国王朝,怎么就被这个游牧民族给征服两次呢?

纵观中国历史,古代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外敌主要有四个,他们分别是匈奴、突厥、蒙古、女真 。前两个与中原汉族王朝对抗大体呈互有胜负的均势,后两者则取得了对中原王朝压倒性的优势,直至取而代之,统治全中国 。
蒙古灭宋建立元朝,建州女真(满人)灭明建立清朝,在七个中国大一统王朝中,他们占了两个,前后统治中国四百年 。论及彪悍度,女真未必比得上突厥,他们对抗的是同一民族,但却出现了不同结果 。堂堂西北突厥帝国,不能进抵中原半步,而区区东北一个游牧民族女真,灭了汉族两朝,先灭北宋后灭明朝 。
与其是说突厥要比女真弱,不如是说中原王朝的实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的越来越弱 。同样一个民族,为什么在唐太宗时就能有贞观之治,而宋徽宗时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过: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是不会被打败 。对应海明威这句的,是中国一句古话: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 。这一中一外的两句话,都想说明一个道理:一个民族真正的失败,不是军事上的失败,而是精神上的消亡 。这句话也基本上可以用来概括宋朝和大明的亡国原因 。
人言:北宋亡于女之手,是因为“农耕文明不抵游牧文明” 。然而,闪耀于世的汉唐文明,难道不也是“农耕文明”?为什么没有沦入彪悍的匈奴、突厥之手?
显然,宋代之所以开辟了“华夏文明被征服”的历史,非“农耕”之过,而是精神消亡的结果 。大多学者指出那是“尚武精神”的消亡 。这个原因世所共知自武将赵匡胤拥兵自立为帝,成为宋太祖后,恐人效法自己篡位模式,遂实行“崇文抑武”国策,富贵须从书中求,从此汉人便远离了尚武精神,变得文弱 。
回顾宋史,当然不能否定赵匡胤是开创“汉儿之弱”始作俑者,崇文抑武对汉人“尚武精神”确有杀伤 。然而,如果认为这是华夏自宋朝开始衰落的唯一原因,也不客观和全面 。
【强大如斯的天国王朝,怎么就被这个游牧民族给征服两次呢?】不能说宋朝是个一点军事实力都没有的国家,也不能说宋代的将领个个没有对抗游牧悍将的胆略,那时也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战神岳鹏举、“三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文武双全辛弃疾 。北宋建国初期,宋军对付西夏,军事上是处于上风的,对付契丹,打个平手;严重不敌的,是女真;全面不敌的,是蒙古 。如果说宋军不行,那么先于女真便亡在契丹之手了,何必再等下一个虎狼之师?
由此可见,宋军的战斗力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弱的 。而其军事力量衰弱的主要原因,不是兵道的弱,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逐渐衰弱,所以导致国力也渐渐开始衰败 。宋朝和大明这两个王朝,都是崇尚儒道,而忽视了兵道 。所以国民的精神开始不够刚硬,汉人的精髓魂魄开始流失,游牧民族和中原的关系被切断 。
而导致这些所有的错误决策的原因,基本上都是由于朱氏和赵氏王族只顾着防止国内的忧患而忽略了外敌所导致的 。两朝的军队似乎都是为了吓唬百姓而存在的,真正该做的保家卫国却没有做到 。宋明两朝经济成果被世界津津乐道,甚至一度与盛唐等量齐观,但是,单项成就毕竟不能弥补整体文明精神的损失,就民族精神而言,有钱的宋明人活得并不硬气 。
都说大明王朝时的中国,是有血性的,没有像宋朝那样用金钱求苟安,也没有如两汉用美女换和平的耻辱记录 。但是,这个汉族王朝最终还是亡于外族人之手,亡于灭掉北宋的同一个征服者分支—建州女真,而且亡得更彻底 。北宋之亡,亡掉的是中国北方,明朝之亡,亡掉的是全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