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的三十六计有哪些?三十六计完整版

导读:《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 一计一集 , 计计相扣 , 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试想文化的同时 , 浓彩重墨描绘出一幅二千年前中国战国时期政治、军事与各阶层不同的人物情感相交融的历史画卷 。有些典故用作成语引用 。妇孺皆知 。著名的有“顺手牵羊”、“笑里藏刀”、借刀杀人“、趁火打劫”、“李代桃僵”、"混水摸鱼"、"偷梁换柱“、”声东击西“等等等等~
孙武 , 字长卿 , 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 。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 , 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孙武的祖先叫妫满 , 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 , 建都宛丘 , 今河南淮阳) 。
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 , 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 , 逃到齐国 , 投奔齐桓公 。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 , 任命他为负责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 。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 , 由姓妫改姓田 , 故他又被称为田完 。一百多年后 , 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 , 地位越来越显赫 , 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 。田完的五世孙田书 , 做了齐国的大夫 , 很有军事才干 , 因为领兵伐莒国(今山东莒县)有功 , 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 , 并赐姓孙氏 。因此 , 田书又被称为孙书 。孙书的儿子孙凭 , 做了齐国的卿 , 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 。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 , 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 , 加上当时战乱频繁 , 兼并激烈 , 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 , 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要 。但孙武生活的齐国 , 内部矛盾重重 , 危机四伏 , 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 愈演愈烈 。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 , 不愿纠缠其中 , 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 。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 , 联伐楚 , 国势强盛 , 很有新兴气象 。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 。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 , 孙武正值18岁的青春年华 , 他毅然离开乐安 , 告别齐国 , 长途跋涉 , 投奔吴国而来 , 孙武一生事业就在吴国展开 。
孙武来到吴国后 , 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 。孙武结识伍子胥后 , 十分投机 , 结为密友 。吴王阖闾即位三年 , 即公元前512年 , 吴国国内稳定 , 仓廪充足 , 军队精悍 , 向西进兵征伐楚国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 。伍子胥向阖闾提出 , 这样的长途远征 , 一定要有一位深通韬略的军事家筹划指挥 , 方能取胜 。他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 , 称赞孙武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 。吴王终于答应接见孙武 。
孙武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进见吴王 。吴王将兵法一篇一篇看罢 , 啧啧称好 , 但还想给孙武出个难题 , 便要求其用宫女来演练队伍 。孙武把180 名宫女分为左右两队 , 指定吴王最为宠爱的两位美姬为左右队长 , 让他们带领宫女进行操练 , 同时指派自己的驾车人和陪乘担任军吏 , 负责执行军法 。但宫女们不听号令 , 捧腹大笑 , 队形大乱 。孙武便召集军吏 , 根据兵法 , 斩两位队长 。吴王见孙武要杀掉自己的爱姬 , 马上派人传命说:寡人已经知道将军能用兵了 。没有这两个美人侍候 , 寡人吃饭也没有味道 。请将军赦免她们 。”孙武毫不留情地说:“臣既然受命为将 , 将在军中 , 君命有所不受 。”孙武执意杀掉了两位队长 , 任命两队的排头充当队长 , 继续练兵 。当孙武再次击鼓发令时 , 众宫女前后左右 , 进退回旋 , 跪爬滚起 , 全都合乎规矩 , 阵形十分齐整 。孙武传人请阖闾检阅 , 阖闾因为失去爱姬 , 心中不快 , 便托辞不来 , 孙武便亲见阖闾 。他说:“令行禁止 , 赏罚分明 , 这是兵家的常法 , 为将治军的通则 。对士卒一定要威严 , 只有这样 , 他们才会听从号令 , 打仗才能克敌制胜 。”听了孙武的一番解释 , 吴王阖闾怒气消散 , 便拜孙武为将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