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度使是什么官?节度使是什么时候废除的

官名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 , 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 , 旋改称都督 , 惟朔方仍称总管 , 边州别置经略使 , 有屯田州置营田使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 , 朝廷赐以旌节 , 故称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 , 丁酉 , 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 , 节度使之名自讷始 。景云二年 , 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 , 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
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 。因受职之时 , 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节度一词出现甚早 , 意为节制调度 。唐代节度使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 。北周及隋改称总管 。唐代称都督 。贞观以后 , 内地都督府并多省罢 , 唯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 , 以统州、县、镇戍 。镇戍是经常性的防御据点 , 比较分散 , 兵力单弱 , 故每遇战事发生 , 必须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 。规模较大的战役 , 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
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 , 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 , 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 。《新唐书·百官志四》载:“节度使掌总军旅 , 颛诛杀 。初授 , 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 , 观察使亦如之 。辞日 , 赐双旌双节 。行则建节、树六纛 , 中官祖送 , 次一驿则上闻 。入境 , 州县筑节楼 , 迎以鼓角 , 衙仗居前 , 旌幢居中 , 大将鸣珂 , 金钲鼓角居后 , 州县赍印迎于道左 。”
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唐玄宗开元年间 , 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 , 范阳(北京地区 , 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 。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 , 往往封郡王 。朝廷任命节度使 , 要授予其双旌双节 , “得以军事专杀 , 行则建节 , 府树六纛” 。
唐高宗、武后时期 , 为了加强防御力量和改变临时征调的困难 , 这类屯戍军设置愈多 , 并逐渐制度化 , 形成有固定驻地和较大兵力的军、镇、守捉 , 各自置使 。行军大总管也逐渐演变成统率诸军、镇、守捉的大军区军事长官 , 于是长驻专任的节度使应时出现 。节度使成为固定职衔是从睿宗景云二年(711年)四月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开始的 。
至玄宗开元、天宝间 , 北方逐渐形成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北庭伊西8个节度使区 , 加上剑南、岭南共为10镇 , 始成为固定军区 。节度使受命时赐双旌双节 , 得以军事专杀 , 行则建节 , 府树六纛(大旗) , 威仪极盛 。节度使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 又常以一人兼统两至三镇 , 多者达四镇 , 威权之重 , 超过魏晋时期的持节都督 , 时称节镇 。于是外重内轻 , 到天宝末酿成安史之乱 。
节度使初置时 , 作为军事统帅 , 主要掌管军事、防御外敌 , 而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 , 后来渐渐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 , 所辖区内各州刺史均为其节制 , 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