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的quo;国号quo;由何而来?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纷繁 。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 。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名不正言不顺,确立了国号就名正了,代表一个新的国朝从此诞生 。同时这也是有说法的:《史记五帝本纪》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
那么国号由什么决定呢?一般来说大致有七个来由 。
一、以发迹地名定国号 。如夏朝,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此称其政权为“夏” 。
二、根据发迹地的某种特产定国号 。如辽朝,“辽”的契丹语意为镔铁(精炼的铁),因耶律阿保机的发迹地产镔铁,即用为国号 。
三、以建立者的姓氏为国号 。如陈朝,建立者为陈霸先,以其姓为国号 。
四、以所封爵名定国号 。这种国号来自创始人的爵名,而这一爵名又往往和某一地名相一致 。如西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后来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史称西汉 。
五、按音韵通假、同音相代为国号 。如清朝(文章后面有说明) 。
六、以某种在社会上流行的口号来定国号 。如明朝(文章后面有说明) 。
七、根据谶语或文义来定国号 。如南齐的国号来自谶语“金刀利刃齐刈之” 。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中国历史上具体的国号及其由来:
1、夏
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 。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
【历朝的quo;国号quo;由何而来?】2、商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 。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 。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
3、周
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 。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
4、秦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 。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
5、汉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 。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
6、魏
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 。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
7、蜀
刘备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 。历史上也称“蜀汉” 。汉指东汉的继续 。
8、吴
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
9、晋
司马昭逼魏帝卦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 。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
10、隋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 。隋文帝后袭用此卦爵,称为“随朝” 。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
11、唐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卦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 。太原起兵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
12、辽
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
13、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