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谎言!李世民与魏征的真实关系竟是这样的!( 二 )


长乐公主将要出嫁,公主是皇后亲生,太宗因而特别疼爱,敕令有关部门所给陪送比皇姑永嘉长公主多一倍 。魏征劝谏说:“汉明帝想要分封皇子采邑,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和先帝的儿子相比呢?’均令分给楚王、淮阳王封地的一半 。如今公主的陪送,比长公主多一倍,岂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太远吗?”太宗觉得有理,进宫中告知皇后,皇后感慨:“我总是听得陛下称赞魏征,不知是什么缘故,如今见其引征礼义来抑制君王的私情,这真是辅佑陛下的栋梁大臣呀!我与陛下是多年的结发夫妻,多蒙恩宠礼遇,每次讲话还都要察言观色,不敢轻易冒犯您的威严 。何况大臣与陛下较为疏远,还能如此直言强谏,陛下不能不听从其意见 。”
唐太宗曾问魏征:“近来朝臣为什么不爱议论国家大事?”魏征回答:“陛下虚心采纳,一定有议论的 。大多数人都是洁身自爱,为国家不惜自己的人很少,又害怕因为议论国事而获罪,因此不敢议论 。”
唐太宗说,“魏征所谏前后二百余事,都符合我的心意 。不是他忠诚奉国,又能是什么呢 。”还说,“我当皇帝前,功劳最大的是房玄龄,而我做了皇帝之后,功劳最大的非魏征莫属 。”在这对君臣合璧共同努力下,到贞观四年,社会上便出现“贞观之治”的辉煌盛世 。
不说好听话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自命为“真龙天子”,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凡抚摸的人就要被杀,因此批评皇帝也叫“犯龙鳞”,后果很严重 。魏征不畏“犯龙鳞”,刚直敢言,勇于谏诤,这是需要脑袋别在腰上的勇气 。
魏征经常直谏,有时让李世民觉得很没面子 。一次,太宗对魏征说:“你可以当时应付一下,等别的时候再来提意见不行吗?”魏征说:“以前舜告诉大臣,叫他们不要当面服从,背后却有意见 。假如臣当面答应了,以后又来提意见,这就是背后有意见 。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魏征表现的是毫不畏惧依然如故 。
贞观六年,群臣请太宗去泰山封禅,只有魏征表示反对 。唐太宗有些不高兴的问魏征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 。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 。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 。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呢?”魏征直接揭了唐太宗爱慕虚荣的老底 。
贞观七年(633),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使百姓劳苦过多;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欢梳着高高的发髻,这是受到宫中的影响 。”太宗接书大怒,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 。”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 。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 。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 。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 。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 。”这里直接就点了唐太宗的要害 。
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 。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回答:“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太宗是忌惮口无遮拦魏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