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从成功到迅速面临着失败

天下发生了一件大事,一件对天下人来说推波助澜的大事,这事首先得从一个最低层最普通最地道的农民说起 。
这个人姓陈名胜字涉,是阳城县一个不折不扣的农民 。如果不是秦二世元年这次征兵到渔阳守边陲,只怕他将永远守在那个小山窝里默默无闻地过一生 。但秦二世的一道诏令,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
阳城接到皇帝的征兵诏令后,全县人民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谁都知道,被征去的人大抵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但当时被选中的人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由不得你做主 。陈胜也在被征行列 。他身强力壮又识文断字,和吴广一道被命为屯长 。于是,在两名将尉的监督下,带着九百多人向渔阳进发 。如果路上不出什么意外,只怕这是千万批守边疆的义兵中的一批,将成为历史上的匆匆过客 。然而,老天却偏降大任于他们 。
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陈胜带领的这批队伍才走了几天的路,到了大泽乡时,没有征兆的大雨倾盆而下,这一次的雨有点特别,一下连着几天都没有停的迹象 。这下可苦了这群去守边关的义兵了 。此时淋点雨着点凉倒也是小事,关键是这大雨一下,误了行程,是要被杀头的 。
这雨下了约莫半个月,陈胜掐指算来算去,以后就算一天不歇一刻不停地赶路也不能按期到达目的地了 。
“这可如何是好?”陈胜的眉头几乎拧成了一团,他和吴广两人商量了良久,最后两人对掌一拍,两个手掌心都写着一个大大的“反”字 。是啊,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反正都是一死,还不如反了,大不了死得轰轰烈烈……
陈胜、吴广坚定“革命”的信念后,便马不停蹄地做一些准备工作 。
以他们两个的聪明才智,不可能直接对众人说:“我想造反!”这样肯定不太妥当,一来显得太唐突,二来还不知道众人是否真有反叛之心 。弄不好还没革秦朝的命,就先把自己的命革掉了 。
“得造一点神秘感来才好 。”陈胜不由得思索起来,不久,一丝笑意袭上了他的嘴角 。于是,接下来出现了两件怪事 。
第一件怪事是,一大清早厨师剖开一条买来的大鱼时,从鱼肚子里挖出一块白绢来,一块最普通不过的白绢 。只是,这样一块最普通最寻常的白绢上却写着三个极为不普通不寻常的字:陈胜王 。众人见后无不暗自心惊,谁都知道大雨误程的事,他们的心思也和陈胜、吴广一样,已生“反骨”,此时自然认为是神仙授意 。
第二件怪事是,当天夜里,东边林子中一个大祠堂,隐隐约约传来似狼非狼似狐非狐的怪叫声:“大楚兴,陈胜王 。”这六个字是夜飞进了每个人的心扉 。他们都是属于亡楚出身的人,这两句话的意思再通俗易懂不过了:楚国即将兴旺,陈胜就要为王啦 。
这里不得不佩服陈胜、吴广 。都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两件事虽然多费了些神,尤其是后一件事,吴广一夜躲在祠堂中学鬼叫装狐嚎,累得够呛 。但他们的心血没有白费,收到的效果是很明显的:立竿见影 。
第二天,众人再看陈胜时的眼中已多了几分敬意 。
眼看时机已到,陈胜在吴广的配合下,把众人召集起来开始发表“革命宣言” 。陈胜先是说了一些必要的客套话,然后才谈到此次服役的事来 。
“此番大雨误了行程,怎么也不可能按时到达渔阳了,该怎么办?”吴广不失时机地插话了 。
是啊,该怎么办?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
陈胜和吴广两人在表演上配合得天衣无缝,他不急不慢地说出了他此番演讲的中心思想:“当王侯的人也好,当将相的人也好,不都跟我们想象中的一样,是生活在世上普普通通的人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