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乡陈胜吴广起义:从成功到迅速面临着失败( 二 )


反是死,不反也是死 。反还可以留有一线生的希望,不反只有死路一条 。在这样的情况下,众人只有“反”这一条路可以选择了 。顿时,掌声如雷,响彻云霄 。
陈胜的演讲成功了 。他的话像利锥一样刺痛了众人心底那根最脆弱最敏感的神经 。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于是,陈胜和吴广杀了两个将尉揭竿而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革命军就这样成立了 。
以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这样奇怪的现象,一群拿着竹竿木棒之类最原始武器的农民,没有经过任何训练看似毫无章法的队伍,所到之处居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兵不血刃地占了几座城池后,革命队伍开始逐渐壮大 。在革命精神的感应下,一些豪杰之士也不甘寂寞,纷纷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 。
张耳和陈余便是其中两个重量级人物 。
张耳是大梁人,年轻时是魏公无忌的门客 。后来,他和别人发生纠纷,闹出人命案子来,后隐姓埋名浪迹于江湖 。陈余也是大梁人,自幼学习儒术,精通儒家经典,喜交天下朋友 。他们两人都有很高的抱负和远大的理想,认识后一见如故,很快结为生死之交 。这次,闻知陈胜、吴广率领广大农民进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革命,知道扬名立万的机会来了,于是两人来报名参加革命 。
陈胜见两人谈吐不凡,知道不是一般的人物,赶紧把他们当贵宾来接待,必要的寒暄过后,他开始试探两人的才华了:“众人都建议我现在称王,我要不要称王呢?”
面对陈胜的坦诚,两人也同样做出了坦诚的回答:不能 。
理由如下:
第一,你现在才刚刚进行革命,就要称王,会让众人看出你的私心 。
第二,你现在的实力并没有强大到无敌,一旦称王就会树大招风,成为秦朝重点扫荡的对象,这对日后的革命不利 。
对于两人的直白,陈胜一脸的失望,他固执地认为陈余、张耳太胆小怕事,而且打心眼儿里“看不起”他们 。于是,他不听劝阻,自立为王,定国号为“张楚” 。

从这以后,陈胜对张陈两人淡然处理,只把他们当成一般的将士来用 。这让胸怀远大抱负的两个人才大失所望,这也隐隐为日后革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
革命的导火线被陈胜点燃后,起义已成燎原之势 。项梁、项羽在会稽起义,齐国人田儋自立为王 。至于几千上万人为一路的革命军,更是数不胜数 。“天下为之麋沸蚁动,云彻席卷方数千里 。”
而陈胜此时充分展示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 。他不失时机地迅速从义军中选拔了一批人才做将领,建立了政治和军事领导机构 。然后,分四路对秦国采取了最强有力的军事行动 。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当中路革命大军周文率领的数十万大军,突然出现在咸阳东面的戏(骊山附近)时,整天沉醉于酒色嬉玩之中的秦二世吓得“花容失色”,以前他天天看“戏”过日子,这下才感觉到自己的江山社稷可能真的没“戏”了 。
周文直捣黄龙,大秦王朝摇摇欲坠,似乎一击就会碎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 。正在这危急的节骨眼上,站出一个人来,而正是他的出现暂时拯救了悬崖边上的大秦王朝,他的名字叫章邯 。
这里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章邯的出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草根农民革命将会取得圆满成功 。然而,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假设,也没有如果 。章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 。
章邯当时的官职是少府(相当于从捕捞淡水产品的百姓那里收取赋税的税务部门的总管),因此对地理情况十分熟悉 。陈胜叛乱后,水乡泽国的赋税就再也没有上缴过了 。而且从负责收取赋税的官吏所送上来的税务报告,可以真实地反映各地的战况 。单从这一点来看,章邯比朝中任何人都知道事态的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