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突发性不爽,忍不住发脾气?情绪涵容能力在作祟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情况?
 

  • 忙忙碌碌结束了一整天,好像明明没有经历什么重大负面事件,却总觉得心里腾着一把无名火,不经意地下手很重,摔门摔桌子,走路很大声,还会有锤墙的冲动?
  • 碰到一件事情想不清楚,内心便会不停地回荡想不明白的事情和无法释怀的情绪
  • 【总是突发性不爽,忍不住发脾气?情绪涵容能力在作祟】一旦事情不像预想中那样进行,就焦虑得不行,甚至控制不住地把怒火宣泄在打乱你计划的人或事上?比如找不到某物品时,指责好心帮你收纳的父母:“你干嘛乱收我东西”?
  • 伴侣做了某事惹得自己不满,暂时忍着没有说出来,却感觉他的一言一行皆是加深自己的不满,最后把委屈一股脑地发泄出来,却被对方指责上纲上线,不知道点到为止?
  • 明明在其他人面前可以做一个情绪稳定的成年人,但偏偏是在最亲密的朋友面前,总是难以控制自己地向对方发脾气,说话不经大脑,无意识地伤害了对方?
 
经历这些情绪不受控制地宣泄而出,伤害到身边亲密的人时,你是否想过:是什么导致你内心情绪的“野兽”脱笼而出?你又该如何控制呢?
 

总是突发性不爽,忍不住发脾气?情绪涵容能力在作祟

文章插图
  01.让你乱发脾气的罪魁祸首  
这样一类没有办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只能对最亲密的人(父母/恋人/朋友/自己)任性宣泄,希望对方能理解并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在表达时却没有太多的顾及对方的意愿的情绪化的行为,通常被大家称为 “作” 。
 
女性一般通过哭泣、吵闹、试图博取关注等行为来 “作”,而男性的 “作” 一般体现为沉默、疏离和暴力 。小孩子的大喊大叫、扔东西其实也是这样一种无法处理情绪的“作”的表现 。
 
那么你为什么会特别容易“作”呢?有可能是你的情绪涵容能力不足 。你没有办法处理这些负面情绪,面对内心的混乱和冲突,只好暂时先用一些情绪化的行为把这种不适的感觉先从身体里“丢出去” 。
  02.什么是情绪涵容能力  
情绪能力分为三个部分:情绪识别能力、情绪表达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你是否能分辨出你现在是什么情绪以及什么导致了你的情绪?你能否准确表达你的情绪?你是否能引导情绪往正确的方向走?涵
 
容是包涵、容纳,也曾在军事上表达“不消灭而是限制和减少冲突,从而使其易于管理” 。
 
把涵容运用在情绪上,则是一种能与负面情绪共存的能力,可以识别出自己正在经历一种负面情绪,并且清楚引起它的原因,从而知道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或者安放这个情绪,而不会表达不当、滥伤无辜 。
 

总是突发性不爽,忍不住发脾气?情绪涵容能力在作祟

文章插图
 
英国精神分析大师比昂在他的理论中认为:人的情感分为自己可忍受的α元素和无法忍受的β元素 。
 
前者我们可以思考整理,用语言表达,用自己的方式排解好;后者无法被我们定义识别,甚至我们的心理空间中没有它们的位置,是一种极具破坏性的情绪能量 。
 
我们如果想健康愉快地生活,就必须学会把β元素转化为α元素,这个转化被称作“阿尔法功能”,也就是我们自身的情绪涵容能力 。
 
要注意涵容不是压抑、忍受;而是在面对情绪波动时,用更成熟的方式处理情绪,而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
 
一个有足够涵容能力的人,就好像在心理空间里为负面情绪塑造了一个稳固的容器,可以稳定容纳自身的情绪,再在之后恰当地表达和释放 。
 
缺乏涵容能力的人自己体内没有这样的容器,就会寻求“外界的容器”,通过“作”的方式把无法消解的β元素情绪丢出体外 。
 
他们往往会期待身边亲密的人(父母/伴侣/朋友,甚至小孩)成为照顾者,来涵容自己的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对越亲密的人反而越容易发脾气伤害他们 。
 
03.为什么你没有好的涵容能力  
《彼得潘》里温蒂的妈妈达林太太,会在每晚孩子睡前整理他们的心思 。夜深人静时,她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把他们脑海里细细碎碎的念头翻出来整理好,耐心平和地把美好的那些情绪和想法打包,混乱的整理反思,留下清晰有序地情绪空间 。
 
仔细想想,这也是我们平时自己会和自己做的 。区别只是在于,孩子们自己是没有识别并且整理情绪的能力的,所以他们需要养育者的协助 。
 
人在生命初期,是没有能力自己加工感觉情绪的 。小孩子的“阿尔法功能”通常非常有限,这时就需要父母接住孩子通过“作”传出来的信息,感知他们的情绪是什么,翻译成他们可以接受理解的信息再传达回去,从而让他们渐渐习得涵容能力 。
 

总是突发性不爽,忍不住发脾气?情绪涵容能力在作祟

文章插图
 
比如说,孩子的朋友在学校里取得了比他更好的成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他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嫉妒”这个概念,他只知道现在自己闷闷不乐 。那么父母就应该在了解情况后告诉他:
 
“取得好成绩被夸奖的人不是你,你一定会很失落很难过 。”——孩子感到自己的痛苦被理解
 
“嫉妒不可怕,积极的面对方式是把它转化为你努力的动力”——孩子明白了这种类型的情绪叫“嫉妒”,并且知道了正确的处理方式 。
 
除了话语,父母的神情、态度等也会让孩子明白这种体验并不是灭顶之灾,而只是可以与之共处的一种平常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就充当了孩子的“情绪容器”,把孩子无法理解和消化的负面情绪接过来,转化完成后再还给孩子 。
 
孩子就在一次次往来中加深了对情绪的认知和容纳能力,长大后也有能力应对自己的情绪 。
 
反之,若是父母自身就缺乏情绪涵容能力,则会被孩子的“作”激发厌烦和无奈,无法倾听和理解,甚至可能反过来将自身的情绪宣泄给孩子,父母的“内在小孩”同样需要一个具有完善阿尔法功能的成年人来帮助盛放他们的情绪 。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产生恐惧,认为“我的情绪不该存在”,甚至为此感到羞耻,因此第一反应是将这份情绪丢出体外,与自己进行切割 。长大后,他也无法容纳负面情绪,仍是保持小时候的习惯,急于摆脱它们,用宣泄的方式把它们丢给别人 。来源于壹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