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年的征战史大唐如何抵御外来敌国侵略?( 五 )


六六六年,高丽泉盖苏文死,子泉男生、泉男建、泉男产争权,泉男生遣子泉献诚到唐求救 。唐朝廷得到这个机会,以援救为名,派遣大将契苾何力率兵攻高丽 。接着,又派遣李勣统率大军往攻 。六六八年,攻破平壤城 。高丽全境被唐占领,分置九个都督府,四十二个州,在平壤置安东都护府,行施唐朝的统治权 。
唐对高丽用兵,比对别国显得费力,足见统一团结的小国可以对抗统一的大国 。泉氏兄弟争夺权位,内部分裂,泉男生为唐军作向导,引唐军灭自己的国家 。分裂的小国为统一的大国所灭,那是很自然的 。但是,高丽民众以及一些不甘心亡国的统治阶级中人,就在六六九年起兵反唐 。此后大小战事不曾停止,唐朝廷利用高氏子孙来和缓民众的反抗,都不能生效,武则天时,唐势力退出高丽,侵略者终于被高丽民众战胜了 。
百济——百济是在马韩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扶余 。百济与新罗为邻,互相攻击,新罗较弱,对唐朝要求更多的保护,唐朝也常为两国和解,不许百济、高丽等国夺新罗土地 。六六○年,唐灭百济国,置朝熊津等五个都督府 。六六三年,唐兵击败百济抗唐军 。唐高宗使扶余隆为熊津都督 。唐军撤退,扶余隆受新罗压迫,也退回长安 。百济土地被新罗占据,百济亡 。
新罗——新罗是在辰韩、弁韩故地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国王姓金 。新罗与唐朝一向保持友好关系 。新罗得百济,七三五年,又得唐允许,占有高丽浿水以南土地,对唐更表示友好 。唐统治阶级允许新罗人口贩子运奴婢来中国出卖,新罗不敢禁阻 。八二三年,唐穆宗下令,“不得买新罗人为奴婢,已在中国者,即放归其国” 。这个禁令,并无实效 。唐文宗时,新罗人张保皋、郑年二人都有勇力,在唐禁军中作小军官 。郑年技艺比张保皋强,二人各不相下 。后来张保皋回国,告国王说,全中国都有新罗奴婢,请让我镇守清海,使掳掠人口的贼徒不得出海口 。国王给他一万人守清海,自此人口买卖被禁绝 。郑年在中国穷困,回到新罗见张保皋 。这时候新罗国大臣杀国王作乱,张保皋分兵五千人给郑年,使到京城平乱 。郑年杀叛臣,立国王 。国王召张保皋作国相,使郑年代守清海 。新罗统治阶级允许被惊人口出境,唐朝统治阶级允许奴婢入境,双方都是利用两国友好关系来取得可耻的私利 。张保皋、郑年为保护新罗民众,放弃私嫌,合力禁止人口买卖,无愧为新罗国的英雄 。
高丽、百济、新罗立国在一个半岛上,因为互相攻击,招来唐朝的侵略 。因为唐军侵入,百济灭亡,新罗扩大,形成南北两国对立的形势 。高丽民众反抗强大的唐朝,表现出坚强的斗争精神,统一全半岛的事业终于由高丽国来完成(五代后唐时,高丽大族王氏重建高丽国,灭新罗国),趋势是自然的 。三个国家都有接近汉文化的本国文化,新罗国尤为接近 。汉文化唐时从百济、新罗间接传入日本,在文化流通上,百济、新罗是有贡献的 。
日本——西汉时,中国与日本已有往来 。东汉光武帝给予日本国王金印 。两国正式往来,应当从东汉初年算起 。三国魏时,司马懿灭辽东割据者公孙渊,日本与魏又有正式往来,据《魏志》所记,日本使者来魏凡四次,魏使者到日本凡两次 。至南朝时,日本使者来中国,次数大增 。儒学、佛教以及手工业者从中国、百济、新罗进入日本,对日本文化起着启蒙的作用 。
隋统一南北,国威大盛,日本从隋吸取汉文化,也表现高度的热情 。自六○○年(开皇二十年)至六一四年(大业十年),日本使者来中国凡四次,隋使者去日本一次 。六○七年,日本使者带来僧徒数十人,隋炀帝命裴世清到日本报聘 。六○八年,裴世清回国,日本派留学生、学问僧八人随裴世清来中国 。这些留学生学问僧到唐初才先后回日本,成为推动日本文化前进的有力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