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画家戴嵩作品中最著名的是是哪一幅

戴嵩是唐代著名的画家,同时也是韩滉的弟子 。当初韩滉任职镇守浙西时,戴嵩担任巡官一职 。对于戴嵩来说他最擅长得就是画一些关于田家、川原的景色,其中他画的水牛最为著名,后人还曾夸赞他说“野性筋骨之妙” 。
戴嵩的画作
相传他画的水牛图很是传神,如果能够仔细观看,肯定能看出其中的精妙之处 。他的画牛图还曾与韩干的画马图,合称为“韩马戴牛” 。其中关于戴嵩的传世作品中就包括了《斗牛图》 。
在他在世的时候,就以画牛而闻名于世 。据说还有一个关于他《斗牛图》的典故 。记得戴嵩画的一幅“斗牛图”曾被宋朝的大臣马知节所收藏并且还十分珍视这幅图 。记得有一天,天气很爽朗,到了中午十分,马知杰便把这副斗牛图拿出来边晒太阳边欣赏着 。这时有一位农夫前来缴纳租税,看见了马知杰正在欣赏这幅画 。谁知农夫看了一会不禁笑了出来,马志杰感到很奇怪,于是问农夫:“这幅画有这么可笑吗?”农夫回答道:“我只是一介草夫,并不懂得如何欣赏画 。但是我却对牛很是了解,每当牛在打架的时候,尾巴肯定是紧紧地夹在大腿中间,即使人去拉它也没有办法将它拉出来 。可是对于这张‘斗牛图’来说,两只牛气打斗,而它们的尾巴却很高 。这根本就不符实啊 。”马知节听了这番话后,对这农夫很是佩服 。
戴嵩画牛
在唐代时期有一位很著名的画家叫做戴嵩,在他的生平中以画牛著称于世 。而《戴嵩画牛》则是出自于作者苏轼的手中 。其中主要讲述了文章中著名的画家戴嵩遭到牧童的批评,其实际上却暗藏了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道理 。那《戴嵩画牛》的故事里究竟讲了什么呢?
斗牛图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人物是杜处士,他是四川人士 。这一人物生平很是喜爱收藏书画,被他珍藏的书画就有好几百件 。其中就有一副著名画家戴嵩所画的牛,杜处士对这幅画很是珍爱 。为此他还为这幅画缝制了一个画套,并且还用精美的玉石做成了画轴,还将这幅画经常戴在身边 。直到有一天,他出门的时候,遇见了一个牧童 。这个牧童看见他手中的画,不禁大笑了起来,并说道:“这画的是斗牛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牛在争斗的时候,通常会把力气用在牛角上,而他的尾巴也尝尝是会夹在大腿之间 。可是在这幅图中,这只牛的尾巴却不是这样,而是将自己的尾巴翘得老高了,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杜处士斟酌了一番这个牧童所说的话,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也不禁的笑了出来 。
古人也曾说过:“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婢女 。”而在《戴嵩画牛》的这个故事中,作者苏轼运用特殊的写作方法,向我们说明了对于任何一切的客观事物要有细心观察的心态 。
戴嵩的作品
关于“牛”这这名词,我们最先知道的牛,就是来源于生活中,而在课本上,我想应该是从著名画家戴嵩所画的斗牛画中所知道 。对戴嵩来说他是当时唐代著名的画家,关于戴嵩的作品当然是数不胜数,其中在戴嵩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斗牛图》,《三牛》,《归牧》这三幅图了 。
斗牛图
众所周知,牛在我们的心目中,是十二个命运守护神之一 。其中对于牛图腾的喜爱和崇拜,足以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大禹治水时期 。另外,世界上也有不少民族中都有“斗牛”的风俗传统 。而我国的斗牛历史悠久,曾在编纂的《太平广记》中就记载汉晋之后蜀地已流行《斗牛》之戏 。而在画家戴嵩所画的《斗牛图》影响深远,现在被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中 。在戴嵩的《斗牛图》中,画了两只健硕的公牛在那里相互打斗,其中一只牛用自己的两个角抵住另一只公牛的肚子 。整个图画采用的是水墨,牛的全身染成墨色,而以墨色的深淡变化,这里就能够体现出牛身的结构以及运动时肌肉的紧张 。而在这幅图中两头牛的形象、动态,无论是头、身体和四肢,以及彼此间相互协调,都画得非常准确,神态生动,场景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