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文及译文 最好的版本(11)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
 
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 
 
第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
译文
1、【解释】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
2、【解释】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 。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无互助产生,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高和下互相包容,音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人以无为处理事务,实行无言的教导,万物自己发生变化而不为它开头 。生长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恃己能,成功了而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